译文厅室内静无人声,一只雏燕儿穿飞在华丽的房屋。梧桐树阴儿转向正午,晚间凉爽,美人刚刚汤沐。手里摇弄着白绢团扇,团扇与素手似白玉凝酥。渐渐困倦斜倚,独自睡得香熟。帘外是谁来推响彩乡的门户?白白地叫人惊散瑶台仙梦,原来是,夜风敲响了翠竹。那半开的石榴花宛如红巾折皱。等浮浪的花朵零落尽,它就来陪伴美人的孤独。取一枝脓艳榴花细细看,千重花瓣儿正像美人的芳心情深自束。又恐怕被那西风骤起,惊得只剩下一树空绿,若等得美人来此处,残花之前对酒竟不忍触目。只有残花与粉泪,扑扑籁簌地垂落。
注释①《贺新郎》调因本词而作《贺新凉》、《乳飞燕》、《风敲竹》等别名。②飞:《云麓漫钞》谓见真迹作“栖”。③瑶台:玉石砌成的台,神话传说在昆仑山上,此指梦中仙境。④风敲竹:唐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⑤红巾蹙:形容石榴花半开时如红巾皱缩。⑥芳心句:形容榴花重瓣,也指佳人心事重重。⑦秋风惊绿:指秋风乍起使榴花凋谢,只剩绿叶。⑧两簌簌:形容花瓣与眼泪同落。 清黄蓼园《蓼园词话》云:“末四句是花是人,婉曲缠绵,耐人寻味不尽。”
推荐古诗:
代赠二首之一、
谢新恩(樱花落尽春将困)、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山居即事、
浪淘沙(好梦最难留)、
贺新郎(挥手从兹去)、
悼杨铨(岂有豪情似旧时)、
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
南歌子(山与歌眉敛)、
南乡子(晚景落琼杯)
推荐诗句: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昂昂自若 昂昂:气概昂扬,大模大样;自若:象平常一样。形容无所顾虑,从容自如。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花生日 旧指阴历二月十二日,即花朝。
- 百巧千穷 指有才能者境遇反而不好。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斑驳陆离 斑驳:色彩杂乱;陆离:参差不一。形容色彩纷杂。
- 班师回朝 班:调回。调动出征的军队返回首都,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