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年夏季,五月,越国人第一次来鲁国。
秋季,八月,鲁哀公和齐平公、邾隐公在顾地结盟。齐国人责备从前叩头而哀公不相应回礼那件事,因而唱歌说:“鲁人的罪过,几年还没有自己察觉,使我们发怒暴跳。正由于他们只拘泥儒家之书,造成了两国苦恼又忧愁。”
这一趟,哀公先到阳穀。齐国的闾丘息说:“劳驾君王亲自光临,来慰劳寡君的军队,臣下们将要用驿车向寡君报告。等到他们报告回来,君王未免太劳累了。由于仆人没有准备好宾馆,请在舟道暂设行馆。”哀公辞谢说:“岂敢烦劳贵国的仆人?”
推荐古诗:
白云泉、
钱塘湖春行、
游太平公主山庄、
更漏子(金雀钗)、
采桑子(多情多感仍多病)、
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自题一绝(满纸荒唐言)、
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
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蚕欲老)、
郊行(柔桑采尽绿阴稀)
推荐诗句: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然无事 犹言平安无事。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不逞之徒 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 不教而杀 教:教育;杀: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 不假思索 假:假借,依靠。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