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86年,在元大都西北郊高粱河畔维吾尔族人聚居的畏吾村(今北京魏公村)里,一个“神采秀异”的婴儿诞生了。当时谁都没有想到这个北庭(今新疆吉木萨)维吾尔族农民的后裔,将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擅一代之长”(王世贞《曲藻)序》)的杰出人物。他,就是元代著名作家贯云石。他的全名是贯小云石海涯,号酸斋。
推荐古诗:
村舍燕、
人日寄杜二拾遗、
日射、
满江红·怒发冲冠、
好事近(月未到诚斋)、
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
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
秋波媚(秋到边城角声哀)、
自咏示客(衰鬓萧萧老郡丞)、
七夕宴悬圃二首(长安城中月如练)
推荐诗句: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斑驳陆离 斑驳:色彩杂乱;陆离:参差不一。形容色彩纷杂。
- 背山起楼 靠山建造楼房。比喻使人扫兴的事。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伯埙仲篪 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埙:陶土烧制的乐器;篪:竹制的乐器。埙篪合奏,乐音和谐。旧时赞美兄弟和睦。
- 补偏救弊 偏:偏差;弊:赞美。补救偏差漏洞,纠正缺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