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认为格物致知是要穷究事物之理,这是就知识而言,也是依经验而论,是指后天之学,而非先天之性。阳明取孟子“格君心之非”一句,而认为“格者正其不正,以归于正。”又说:“致知云者,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这也是指先天之性。
朱子之说注重大学之章:“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乃是彰明要先穷尽事物之理,方能修身、齐家、治国,并明明德于天下。这是就学问之用而言,所以不落虚无。而阳明之说乃是治朱子之说的末流,欲使学子返死知识于能辨能察的本心,然而王学末流亦不免流于虚无。
事实上,孔子早已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心镜不明,不能照物;心不照物,明而无用,心物本是合一。朱学、王学都在阐扬孔门圣教,而末流不察,流于偏重,仍有徒诵、虚无之敝,本非圣贤有差,是学人执取有误。
推荐古诗:
忆江上吴处士、
谢新恩(樱花落尽春将困)、
寻天台山、
塞上曲、
别云间(三年羁旅客)、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五律(三上北高峰)、
洞仙歌(输赢成败)、
满庭芳(三十三年)、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
推荐诗句: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
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份守己 规矩老实,守本分,不做违法的事。
- 安于盘石 象盘石一样安然不动。形容安定稳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倍日并行 日夜赶路。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兵连祸结 兵:战争;连:接连;结:相联。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 病民蛊国 病:损坏,祸害;蛊:相传为人工培养的毒虫,引伸为毒害。害人民、害国家。
- 博而寡要 学识丰富,但不得要领。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分青红皂白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