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按语说:西汉,七国反,周亚夫坚壁不战。吴兵奔壁之东南陬,亚夫便备西北;已而吴王精兵果攻西北,遂不得入(汉书四十《周勃传》附)。此敌志不乱, 能自去也。汉末,朱隽围黄巾于宛,张围结垒,起土山以临城内,鸣鼓攻其西南,黄巾悉众赴之,隽自将精兵五千,掩其东北,遂乘虚而入。此敌志乱萃,不虞也。然则声东击西之策,须视敌志乱否为定。乱,则胜;不毯,将自取败亡,险策也。
这则按语通过使用此计的两个战例,来提醒使图此计的人必须考虑对手的情况:
敌方指挥确可扰乱,用此计必胜,如果对方指挥官头脑冷静,识破计谋,此计就不可能发挥效力了。黄巾军中了李隽佯攻西南方之计,遂丢失宛城(今河南南阳)。而周亚夫处变不惊,识破敌方计谋。吴军佯攻东南角,周亚夫下令加强西北方向的防守。当吴军主力进攻西北角时,周亚夫早有准备,吴军无功而返。
声东击西之计,早已被历代军事家熟知,所以使用时必须充分估计敌方情况。方法虽是一个,但可变化无穷。
推荐古诗:
行路难(有耳莫洗颍川水)、
废琴、
义鹘行、
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
无题二首(凤尾香罗薄几重)、
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
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梅村(枳篱茅舍掩苍苔)
推荐诗句:
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背山起楼 靠山建造楼房。比喻使人扫兴的事。
- 匕鬯不惊 匕:古代的一种勺子;鬯:香酒;匕和鬯都是古代宗庙祭祀用物。形容军纪严明,所到之处,百姓安居,宗庙祭祀,照常进行。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弊车羸马 破车瘦马。比喻处境贫穷。
- 病民蛊国 病:损坏,祸害;蛊:相传为人工培养的毒虫,引伸为毒害。害人民、害国家。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辞劳苦 辞:推托。劳苦:劳累辛苦。不逃避劳累辛苦。形容人不怕吃苦,毅力强。
- 不服水土 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
- 不改其乐 不改变自有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
- 不轨之徒 不守法纪或图谋作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