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介绍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钱谦益介绍

钱谦益介绍

查看钱谦益全诗

  钱谦益(1582年—1664年),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江苏常熟人,明末清初散文家、诗人。明末文坛领袖,与吴伟业、龚鼎孳并称为江左三大家,瞿式耜、顾炎武、郑成功都曾是他的学生。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进士,授编修,参加过东林党的活动。崇祯元年(1628年)任礼部侍郎,翰林侍读学士,后被革职。南明弘光朝,为礼部尚书。仕清以后为礼部侍郎管秘书院事,充《明史》馆副总裁。钱谦益学问渊博、泛览史学、佛学,是为东林巨擘,一反明朝公安派与竟陵派文风,倡言“情真”、“情至”。崇祯元年(1628年),任礼部侍郎、翰林侍读学士,遭温体仁、周延儒排挤,被革职。崇祯十四年(1641年)59岁,迎娶23岁的名妓柳如是(1618年-1664年),致非议四起,婚礼中的船被扔进了许多瓦石。后任南明朱由崧弘光朝廷礼部尚书,当兵临城下时,柳如是劝钱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沉思无语,最后说∶“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奋身欲沉池水中”,却给钱谦益拉住。

  最后钱谦益率诸大臣在滂沱大雨中开城向多铎迎降,史敦《恸余杂记》记:“豫王(多铎)下江南,下令剃头,众皆汹汹。钱牧斋忽曰:‘头皮痒甚。’遽起。人犹谓其篦头也。须臾,刚髡(剃去头发)辫而入矣。”时人有诗“钱公出处好胸襟,山斗才名天下闻。国破从新朝北阙,官高依旧老东林。”仕清后以礼部侍郎管秘书院事,任《明史》馆副总裁。被人嘲笑为“两朝领袖”,顺治三年(1646年),托病回乡。顺治四年(1647年),因黄毓祺反清案被捕入狱,顺治五年(1648年),柳如是四处奔走,救出了钱谦益。钱对此感慨万千:“恸哭临江无孝子,从行赴难有贤妻”。康熙三年(1664年),钱谦益病故,享年八十二岁。34天后,柳如是自缢身亡。家有绛云楼,以藏书丰富著称,后毁于大火,所遗书籍,尽数赠给族曾孙钱曾,钱曾死后,其书尽归泰兴季振宜。[2]钱谦益学问渊博,泛览子、史、文籍与佛藏。论文论诗,反对明代复古派的模拟、竟陵派的狭窄,不满公安派的肤浅。他一面倡“情真”、“情至”以反对模拟,一面倡学问以反对空疏。他的文章,常把铺陈学问与抒发思想性情糅合起来,纵横曲折,奔放恣肆,合“学人之文”与“文人之文”为一体,规模宏大,振作了明末清初的文风。钱谦益的诗初学盛唐,后广泛学习唐宋各名家,转益多师,不拘一格。他才学兼资,藻思洋溢。明亡以后的诗篇,寄寓沧桑身世之感,哀感顽艳与激楚苍凉合而为一,尤有特色。与吴伟业、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著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苦海集》等,又有《列朝诗集》、《杜诗笺注》等。

推荐古诗: 登仙塞下曲碧云天,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上太行(西风落日草斑斑)驻马听(明月中天)出嘉峪关感赋(严关百尺界天西)蝶恋花(我失骄杨君失柳)蝴蝶(两个黄蝴蝶)临江仙(一别都门三改火)

推荐诗句: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敖世轻物  敖,通“傲”。鄙弃世俗,看不起别人。也指高傲自大。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并为一谈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卑不亢  卑:低、自卑;亢:高傲。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 不辨真伪  辨:分辨。伪:虚假。无法辨别真的和假的。
  • 不悱不发  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发:启发。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