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天上一弯新月,地下江静无声,山头北斗横斜。词人睡不着,看着映在窗纸上的梅树的影子,且搔首且静思。霜天何以好?好在接到调令,再用不出席官场的宴会、传杯应酬了。好在不用理会小人们的谣言中伤,就权当它乱鸦聒噪一阵罢了。好在赴任之前,可以归家探视亲人了。
上片首两句写景,勾出一幅新月江山图:一弯秀媚的新月,被群星簇拥,山顶与星斗相连;月光照耀下,江流澄静,听不到波声。这两句是作者中夜起来遥望所见,倒置前,写的是静的环境。他本来就心事重重,床上不能成眠,于是披衣而起,想有所排遣。“搔首”是思考问题时习惯的动作,此处这两个字形象地写出他情绪不平静。结句“梅影横窗瘦”,静中见动,要月影西斜才看得出梅影横窗。“瘦”字刻画出梅花的丰姿。
下片转向抒情。严冬的打霜天气,本来正是饮酒驱寒的好时光,可是却没有饮酒的兴致。“传杯”是传递酒杯而饮以助酒兴,多是宴会中进行,不是独饮或对饮。此处“闲却传杯会了。联系词人身世,可知此时他正被迫迁调,官场失意时。末二句,作者”归兴“之萌生是由于”乱鸦啼后“,并且这番思归的意念比霜天思酒之兴还浓,可见他已非常厌倦宦海生涯。鸦前冠以”乱“,足见鸦之多,聒噪之甚。
推荐古诗:
竹枝(瞿塘峡口水烟低)、
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登望楚山最高顶、
秋登兰山寄张五、
上太行(西风落日草斑斑)、
与菽园论诗兼寄任公孺博曼宣(一代才人孰绣丝)、
病中简仲弥性唐元明苏训直(移疾还家暂曲肱)、
钗头凤(红酥手,黄滕酒)、
朝中措(幽姿不入少年场)
推荐诗句: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
柳絮风轻,梨花雨细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安室利处 指安全便利的处所。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花齐放 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 百了千当 比喻妥贴,有着落。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笨鸟先飞 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后,做事比别人先动手。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笨嘴拙舌 拙:不巧。形容没有口才,不善言辞。
- 彼一时,此一时 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手段,总有相应的对付方法。
- 病入膏肓 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 病病歪歪 形容病体衰弱无力的样子。
- 博施济众 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