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在写作体例上,不同于《禹贡》和《汉书·地理志》。它以水道为纲,详细记述各地的地理概况,开创了古代综合地理著作的一种新形式。《水经注》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从地域上讲,郦道元虽然生活在南北朝对峙时期,但是他并没有把眼光仅限于北魏所统治的一隅,而是抓住河流水道这一自然现象,对全国地理情况作了详细记载。不仅是这样,书中还谈到了一些外国河流,说明作者对于国外地理也是注意的。从内容上讲,书中不仅详述了每条河流的水文情况,而且把每条河流流域内的其他自然现象如地质、地貌、地壤、气候、物产民俗、城邑兴衰、历史古迹以及神话传说等综合起来,做了全面描述。因此《水经注》是六世纪前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述。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和地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地理巨著,而且也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山水游记。郦道元以饱满的热情,浑厚的文笔,精美的语言,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祖国的壮丽山川,表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郦道元一生著述很多,除《水经注》外,还有《本志》十三篇以及《七聘》等著作,但是,流传下来只有《水经注》一种。
推荐古诗:
晚春、
望江南(多少恨)、
白石滩、
洛阳女儿行、
第二回回头诗(一局输赢料不真)、
己亥杂诗(秋心如海复如潮)、
七绝(天公丧母地丁忧)、
西江月(三过平山堂下)、
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
春夜(金炉香烬漏声残)
推荐诗句: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暗度金针 度:通“渡”,过渡,引申为传授。后用于比喻秘诀。又借指幕后交易。
- 八字打开 象“八”字那样,撇、捺向两边分开。原意是放着正路不走,却走歪门邪道。也形容门路很宽。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念皆灰 种种念头都已消失成了灰。比喻心灰意冷。
- 百战百胜 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
- 拜倒辕门 辕门:将帅行辕或军营的大门。形容对别人佩服之至,自愿认输。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必争之地 敌对双方非争夺不可的战略要地。
- 波谲云诡 谲:诡:怪异,变化。好象云彩和水波那样,形态不可捉摸。原形容房屋构造就象云彩、波浪一样千姿百态。后多形容事物变幻莫测。
- 波涛汹涌 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 补苴罅漏 苴:鞋底的草垫;罅:缝隙。补好裂缝,堵住漏洞。比喻弥补事物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