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诳,欺诈、诳骗。实,实在,真实,此处作意动词。句意为:运用假象欺骗对方,但并非一假到底,而是让对方把受骗的假象当成真象。②少阴,太阴,太阳:此“阴”指假象,“阳”指真象。句意为:用大大小小的假象去掩护真象。
推荐古诗:
宿江边阁、
听张立本女吟、
东陂遇雨率尔贻谢南池、
次北固山下、
早朝、
重赠乐天、
念奴娇(萧条庭院)、
庆清朝慢(禁幄低张)、
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
望江南(随身伴)
推荐诗句: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败鳞残甲 败:毁坏。残败零碎的鳞甲,比喻满空飞舞的雪花。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半斤八两 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半斤、八两轻重相等。比喻彼此不相上下
- 备尝辛苦 备:尽、全。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
- 备位充数 备位:如同尸位,意即徒在其位,不能尽职;充数:用不够格的人来凑足数额。是自谦不能做事的话。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