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点评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笑里藏刀点评

笑里藏刀点评

查看笑里藏刀全诗

  《孙子兵法》的“始计篇”讲了兵家的“十二诡道法”,其中第二条叫“用而示之不用”、“笑里藏刀”之计,是对孙子这一谋略思想的具体化。 使用笑里藏刀一计,要根据对方指挥员的特点加以区别对待,对妄自尊大者,再增加他的傲气;而对心怀畏惧者,要充分表明本方的诚意,使对方松懈警惕性,而本方暗中做好充分准备,寻求有利时机,向敌方发动猛烈攻击。此计最重要的是,运用政治、外交等方面的伪装手段,欺骗和麻痹对方,以掩盖自己真实的军事等方面的意图。这是一种表面友善而暗藏杀机的计谋。

姬光用计  吴公子姬光对吴王僚即吴国王位十分不满,虽然表面上对吴王僚毕恭毕敬、唯命是从的,但心里却无时不在篡夺王位。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姬光见他勇猛侠气、智勇双全,便把他纳为知己 。伍子胥又将他的朋友——吴国勇士专诸推荐给姬光,姬光器重之。三人密谋:待时机成熟,就刺杀僚王。  姬光探知,吴王僚最喜爱吃炙烤出来的鱼肉,便让专诸专心学习炙鱼的烹饪方法。吴王僚12年,楚平王去世,吴王派公子盖余、烛庸领兵欲趁楚丧而攻打楚国,反而被楚军围困;这时,吴公子庆忌正出使卫、郑二国,姬光见王僚身边的大将都不在国内,认为时机成熟,急忙与伍子胥、专诸商议刺杀僚的策略。  姬光假惺惺、笑盈盈地邀请王僚前来吃炙鱼,王僚以防万一,身上穿了三层甲衣,一路上布满警卫,并带上一百名贴身警卫进入姬光家。姬光满面笑容地同王僚入座就席。席间,姬光假称脚痛而离席,专诸在王僚警卫的重重夹带下,手捧一碟香美的炙鱼来到王僚面前,突然,专诸飞快地从鱼肚里抽出“鱼肠”短剑,使劲地刺入王僚的怀里,短剑穿过三甲、从王僚的背部刺出,僚当场死亡,专诸也被王僚的警卫乱刀砍死。姬光、伍子胥率数百名伏兵从两侧杀出,迅速解决了王僚的卫队。姬光于是继吴王位,名号阖闾(庐)。

点评  姬光为了篡位,长时期地对吴王僚苦作笑颜,一味地去迎合僚;而一旦时机成熟,姬光仍然能摆出一副毕恭毕敬的模样,直到最后时刻,他才会不惜一切代价地去展现他真正的刺杀目的。其实,吴王僚也多少感到了姬光的伪装,并有过严密的防护举措,却只叹,姬光的“笑”隐蔽得太深,这也是“笑里藏刀”的玄机所在。

推荐古诗: 拟古燕台诗四首秋登兰山寄张五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观猎辛夷坞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出师讨满夷自瓜洲至金陵(缟素临江誓来胡)贺新郎(挥手从兹去)岛(你在雾海中航行)

推荐诗句: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柳絮风轻,梨花雨细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巴山蜀水  巴、蜀指四川一带。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拔苗助长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 备尝辛苦  备:尽、全。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
  • 背山起楼  靠山建造楼房。比喻使人扫兴的事。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伯玉知非  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人;非:不对。比喻知道以前不对。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敢问津  问津:询问渡口,问路。指高贵的、深奥的事物不敢过问或尝试。
  • 不关痛痒  痛痒:比喻疾苦或紧要的事。比喻切身相关的事。指与自身利害没有关系。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