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案例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调虎离山案例

调虎离山案例

查看调虎离山全诗

范先生得天困之巧破“卜内门”  范旭东是位有远见的企业家,原本从事盐业生产,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洋碱”输入中国大幅度减少,中国的碱市场出现异常稀缺的状况。机会难得,在范旭东先生的极力倡导下,中国第一家制碱工业永利制碱公司于1918年宣告成立。  永利制碱公司的成立,引起英国卜内门公司的极大不快,卜内门公司驻华经理对范先生说:“碱在中国的确非常重要,只可惜先生办得早了些,就条件上说,再晚30年不迟。”  范先生立刻反驳道:“恨不得早办30年,事在人为,今日急起直追还不算晚。”  英国卜内门公司一直垄断着中国碱市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它又卷土重来,见到中国自己的制碱企业成功了,便恼羞成怒地向永利制碱公司发起猛烈进攻,但是没有成功。卜内门公司不甘心与永利制碱公司共享市场,便又调来一大批纯碱以低于原价的40%在中国市场倾销,企图以此挤垮永利制碱公司。  面对卜内门公司的屡屡侵犯,永利制碱公司老板范旭东决心还击。永利公司与卜内门公司实力相差悬殊,无法正面与其抗衡。如果永利公司也降价销售产品,用不了多久,实力就会损失殆尽,如果不降价,产品卖不出去,资金无法收回,再生产无法进行,用不了多久,永利公司照样破产。如何是好呢?  范旭东先生苦思冥想,某日,他在书房踱步,瞧见了自己年轻时因参加“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留学时的相片,触景生情受到启发,现在,为什么就不能暂避卜内门公司的锋芒而去日本发展呢?公司的创立,不就是钻了卜内门公司无暇顾及的空隙吗?范先生决定东渡日本,替永利制碱公司谋求生存和发展,他立即着手市场调查分析及计划实施。“日本是卜内门公司在远东的大市场,战争刚刚结束,百废待兴。卜内门公司产量有限,能运到远东来的数量就不会太多。卜内门公司现在在中国市场倾销这么多碱,那运到日本的数量肯定不多,日本碱市场肯定缺货。我何不来个“调虎离山”之计,乘虚将碱打入日本市场,等他回顾日本市场时,我公司再猛击他在中国的碱市场,令对手穷于应付,首尾难顾。”  永利制碱公司的纯碱,虽然在日本的销量只及卜内门公司的1/10,但是却如一支从天而降的轻骑兵,向日本的卜内门公司发起突袭。  卜内门公司为了保住日本的大市场,迫不得已停止在中国碱市场进攻永利制碱公司,主动要求谈判求和,并希望永利制碱公司在日本停止挑战行动。范旭东先生理直气壮地说:“停战可以,但得有个说法,卜内门公司今后在中国市场变动碱价,必须事先争得永利公司的同意。”卜内门公司别无选择,只好同意了。上例谈判的成功,是范旭东先生巧用“调虎离山”之计的结果,此计,使英国卜内门公司作出让步,范先生为中国人民争了口气,同时又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王经理用诱人之计低价购进大理石  王经理经营的“珠光商场”、“珠光酒店”、“珠光宾馆”系列号称“珠光城”。珠光城在省城是“城”上之明珠,商场、酒店、宾馆三位一体,经营有方,获利可观,王经理也是省城的知名人士。最近,王经理争得一地,准备再建一个“珠光夜总会”,并打算从本市的大发大理石加工厂购进一批大理石。  珠光城的王经理跟大发大理石厂韩经理商定,3天后进行谈判。  韩经理知道,珠光城的王经理之所以选择他们大发大理石厂,是因为附近只有他们厂生产的大理石质量最好,足以和进口大理石媲美,当然价格要比进口大理石便宜得多。韩经理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他想在谈判时提出一些要求作为销售大理石的交换条件,他不是想抬高价格,而是想入股“珠光城”。  第四天,谈判开始了,寒暄之后,王经理转入正题,提出大量购进一批大理石。韩经理当即同意,并提出自己想入股珠光城的想法,否则将不把大理石卖与珠光城。王经理没有同意,谈判不欢而散。  王经理回去后,正为大理石一事发愁,一个刚成立的大理石厂经理找上门来,要以较低的价格卖给珠光城大理石。王经理知道,这个刚成立的大理石厂的产品质量肯定不如大发大理石厂,但他还是稳住这个人,并约定次日见面。  韩经理知道这件事后,立即着了慌,他没料到珠光城会和别的厂家交易,只好立即答应一切条件,并再不提入股珠光城一事。  上例谈判,王经理成功地运用了“调虎离山”之计,调开了韩经理投资珠光城的野心,促使他为保住销路而和自己做这笔大理石生意。

推荐古诗: 估客行登阊门闲望寄扬州韩绰判官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捣练子令(深院静)芙蓉楼送辛渐陇头吟夷门歌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推荐诗句: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巴三览四  比喻说话拉扯,没有中心。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本来面目  原为佛家语,指人的本性。后多比喻事物原来的模样。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不得要领  要:古“腰”字;领:衣领。要领:比喻关键。抓不住要领或关键。
  • 不得已而为之  没有办法,只能这样做。
  • 不轨之徒  不守法纪或图谋作乱的人。
  • 不可多得  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多指人才或稀有物品)。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 巴巴劫劫  指心情急切的样子。
  • 百巧成穷  指有多种才能的人反而贫困不堪。同“百巧千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