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是多么悠闲。他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注释1、太上:至上、最好,指最好的统治者。2、不知有之:人民不知有统治者的存在。3、悠兮:悠闲自在的样子。4、贵言:指不轻易发号施令。5、自然:自己本来就如此。
推荐古诗:
隔浦莲、
寄胡饼与杨万州、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瑶池、
终南别业、
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
声声慢(寻寻觅觅)、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梦(很多的梦)、
题张苍水集(北望中原涕泪多)
推荐诗句: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无聊赖 聊赖:依赖。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班师回朝 班:调回。调动出征的军队返回首都,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
- 逼上梁山 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古通今 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改其乐 不改变自有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