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是多么悠闲。他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注释1、太上:至上、最好,指最好的统治者。2、不知有之:人民不知有统治者的存在。3、悠兮:悠闲自在的样子。4、贵言:指不轻易发号施令。5、自然:自己本来就如此。
推荐古诗: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
题峰顶寺、
急乐世、
忆江南、
听颖师弹琴、
少年行、
点绛唇(蹴罢秋千)、
西江月(无故寻愁觅恨)、
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
蝴蝶(两个黄蝴蝶)
推荐诗句: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山无陵,江水为竭、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莫莫高山深谷逶迤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嗳声叹气 因伤感、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端待举 有很多事情等着要兴办。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废江河 赞扬作家或其著作流传不朽。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