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全是巧饰,作为治理社会病态的法则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们的思想认识有所归属,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才能免于忧患。
注释1、绝圣弃智:抛弃聪明智巧。此处“圣”不作“圣人”,即最高的修养境界解,而是自作聪明之意。2、此三者:指圣智、仁义、巧利。3、文:条文、法则。4、属:归属、适从。5、见素抱朴:意思是保持原有的自然本色。“素”是没有染色的丝;“朴”是没有雕琢的木;素、朴是同义词。6、绝学无忧:指弃绝仁义圣智之学。
推荐古诗:
渡湘江、
杨柳枝(苏州杨柳任君夸)、
江南春绝句、
少年行(新丰美酒斗十千)、
辛夷坞、
蝶恋花(灯火钱塘三五夜)、
洞仙歌(冰肌玉骨)、
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岭下看山似伏涛)、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
嘲顽石幻相(女娲炼石已荒唐)
推荐诗句: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
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
数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黑分明 比喻是非分得清楚。
- 白华之怨 指女子失宠之哀怨。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秉笔直书 写史书根据事实记录,不隐讳。
- 秉公无私 秉公:主持公道。指做事公道不掺杂私念。
- 跛鳖千里 跛脚的鳖只要半步也不停留,也能走千里。比喻只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很差,也能成功。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成器 器:指人的度量、才干。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多用以指人气质平庸,不能有所成就,没有什么出息。有时也指不学好,自甘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