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道”是荫庇万物之所,善良之人珍贵它,不善的人也要保持它。需要的时候还要求它庇护。美好的言辞可以换来别人对你的尊重;良好的行为可以见重于人。不善的人怎能舍弃它呢?所以在天子即位、设置三公的时候,虽然有拱壁在先驷马在后的献礼仪式,还不如把这个“道”进献给他们。自古以来,人们所以把“道”看得这样宝贵,不正是由于求它庇护一定可以得到满足;犯了罪过,也可得到它的宽恕吗?就因为这个,天下人才如此珍视“道”。
注释1、奥:一说为深的意思,不被人看见的地方;另一说是藏,含有庇荫之意。其实两说比较接近,不必仅执其一。2、不善人之所保:不善之人也要保持它。3、美言可以市尊:美好的言辞,可以换来别人对你的敬仰。4、美行可以加人:良好的行为,可以见重于人。5、三公:太师、太傅、太保。6、拱壁以先驷马:拱壁,指双手捧着贵重的玉;驷马,四匹马驾的车。古代的献礼,轻物在先,重物在后。7、坐进此道:献上清静无为的道。8、求以得:有求就得到。9、有罪以免邪:有罪的人得到“道”,可以免去罪过。
推荐古诗:
(五言古诗)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江南春绝句、
一斛珠(晓妆初过)、
七绝(翻身跃入七人房)、
七律(钟山风雨起苍黄)、
江城子(凤凰山下雨初晴)、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西江月(点点楼头细雨)、
次韵子瞻上元见寄、
春夜(金炉香烬漏声残)
推荐诗句: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毕其功于一役 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可胜言 说不尽。形容非常多或到达极点。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 布帆无恙 比喻旅途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