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多惆怅之作,如〔木兰花慢〕《西湖十景》,韵美声谐,中期以后转为忧伤凄楚,多抒发思国怀乡之情,如〔拜星月慢〕“腻叶阴清”、〔秋霁〕“重到西泠”、〔玉京秋〕“烟水阔”、〔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等。他善自度曲,也有过分追求形式美的倾向。
推荐古诗:
题诗后、
清平乐(别来春半)、
列女操、
西施咏、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己深)、
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
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
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
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
望江南(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推荐诗句: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玉屏风冷愁人醉烂漫、梅花翠云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八百孤寒 八百:形容很多;孤寒:指贫寒的读书人。许许多多贫寒的读书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本同末异 本:本原。末:末流。比喻事物同一本原,而派生出来的末流则有所不同。
- 背信弃义 背:违背;信:信用;弃:扔掉;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 兵连祸结 兵:战争;连:接连;结:相联。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 兵行诡道 兵:用兵;行:使用;诡:欺诈;道:方法。用兵可以运用诡异和诈伪的战法。
- 拨云撩雨 比喻男女间的挑逗。
- 伯乐相马 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