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多惆怅之作,如〔木兰花慢〕《西湖十景》,韵美声谐,中期以后转为忧伤凄楚,多抒发思国怀乡之情,如〔拜星月慢〕“腻叶阴清”、〔秋霁〕“重到西泠”、〔玉京秋〕“烟水阔”、〔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等。他善自度曲,也有过分追求形式美的倾向。
推荐古诗:
南陵别儿童入京、
江南春、
村舍燕、
连昌宫词、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
定风波(好睡慵开莫厌迟)、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己亥杂诗(天将何福予蛾眉)、
满庭芳(蜗角虚名)、
入塞(荒云凉雨水悠悠)
推荐诗句:
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一语不入意,从君万曲梁尘飞、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屋寒门 白屋:用白茅草盖的屋;寒门:清贫人家。泛指贫士的住屋。形容出身贫寒。
- 百年树人 树:种植,栽培。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事。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班门弄斧 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 必里迟离 阴历九月九日。
- 闭关锁国 闭关自守,不与外国往来。
- 不寒而栗 栗:畏惧,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 不关痛痒 痛痒:比喻疾苦或紧要的事。比喻切身相关的事。指与自身利害没有关系。
- 不经之谈 不经:不合道理。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