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及注释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53章 备高临翻译及注释

53章 备高临翻译及注释

查看53章 备高临全诗

译文  禽滑厘一再谦拜后说:“请问:如果敌人堆积土古筑成高台,对我城造成居高临下之势,木头土石一齐上,构筑成名叫羊黔的土山,兵士以大盾牌做掩护从高台土山上一齐攻来,一下子就接近了我方的城头,刀箭齐用,该怎么对付呢?”

  墨子先生回答说:你问的是对付“羊黔”进攻的防守办法么?“羊黔”这种攻城办法,是带兵打仗者的蠢办法,只会将自己的士兵弄得疲劳不堪,不足以给守城一方造成危胁。守城的一方只要在城头上继续加高做所谓“台城”,依然对羊黔保持居高临下之势,台城左右用大木编连起来,两旁各横出二十尺。这种临时做成的台城又叫行城,高度为三十尺。在上面用强劲的弓箭射击敌人,凭借“技机”和精妙的武器对付敌人,这样一来,用羊黔之法进攻就失败了。

  对付筑台居高临下的进攻,还可以使用一种连弩车。造这种车的木材,要大小一尺见方,长度与城墙厚度相等。两根车轴,三个轮子,轮子装在车箱当中,车箱上下两个,左右各做两根立柱,还有横梁两根,横梁的左右两头都是圆榫头,榫头直径四寸,把有把的箭都捆在左右两边的柱子上,弓弦相钩,连到大弦上。弓把前后与车箱齐平,车箱高度为八尺,弓轴距下面的车箱三尺五寸。连弩的“机括”用铜做成,重一百五十斤。用辘轳收引弓弦。车箱周长为三围半,左右两边装有“钩距”,“钩距”三寸见方,车轮厚一尺二寸,钩距臂宽一尺四寸,厚七寸,长六尺。横臂与车箱外缘齐平,臂端一尺五寸的地方装有叫做“距”的横柄,柄宽六寸,厚三寸,长度与车箱相

  应。还装有一种瞄准仪,有出入时可以上下伸缩调整。再用大小一围五寸的木料做一个弩床,床重一百二十斤。箭长十尺,用绳子栓住箭尾,就象用细丝绳系住射空中飞鸟用的箭一样,以便将箭收回,不过这里是用辘轳卷收。箭高出弩臂三尺,用箭没有固定数,但至少要保证出入有六十枚,小箭就不必收回了。象这样的连弩车,十人掌管使用一辆。

  为了成功地抵距敌人的进攻,筑了高楼射击敌人,还得在城上用草编成厚厚的遮掩物来遮挡和收取敌方射来的箭。

注释(1)《备高临》是墨子研究城池防守战术的篇章之一。主要阐述如何对付敌人采用居高临下攻城方法的战术。(2)“强弩”后应加“射”字。(3)“尺”字前疑重“方一”二字。(4)“缚”字应作“缚”。(5)“同”字应作“用”。(6)“长奴”应作“卢收”。(7)“戈”应作“弋”。(8)“磨”应作“磿”。(9)“人”应作“入”。(10)“道”应作“适”。

推荐古诗: 王昭君二首池上竹下作寄胡饼与杨万州长相思(一重山)碧云天,庆清朝慢(禁幄低张)怀渑池寄子瞻兄(相携话别郑原上)洞仙歌(江南腊尽)浣溪沙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

推荐诗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八字没一撇  比喻事情还没有眉目。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奔走相告  指有重大的消息时,人们奔跑着相互转告。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手段,总有相应的对付方法。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白之冤  白:搞清楚。没有得到辩白或洗刷的冤屈。
  • 不欢而散  很不愉快地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