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问管仲说;“我想常有天下而不失,常得天下而不亡,能办到么?”回答说:“不急于创始,不急于作新,等到条件成熟再随之行事。不可以个人好恶损害公正原则。要调查了解人民之所恶,以便自身为戒。黄帝建立明台的咨议制度,就是为了从上面搜集贤士的意见;尧实行衢室的询问制度,也是为了从下面听取人们的呼声;舜有号召进谏的旌旗,君主就不受蒙蔽;禹把谏鼓立在朝堂上,可以准备人们上告;汤有总街的厅堂,可以搜集人们的非议;周武王有灵台的报告制度,贤者都得以进用。这就是古代圣帝明王能够常有天下而不失、常得天下而不亡的原因。”桓公说;“我也想效法他们实行这项制度,应当叫什么名字呢?”回答说:“名称可叫作‘喷室的咨议制度’。就是说:国家法度要简而易行,刑罚要审慎而无人犯罪,政事要简而易从,征税要少而容易交足。老百姓有在这些方面提出君主过失的,就称之为‘正士’,其意见都纳入‘喷室’的咨议制度来处理。负责办事的人员,都要把受理此事作为本职工作,而不许有所遗忘。这项‘喷室’的大事,请派东郭牙主管。此人是能够为正事在君主面前力争的。”桓公说:“好”。
推荐古诗:
长相思、
赤壁、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南涧中题、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念奴娇(萧条庭院)、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
推荐诗句: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关情、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举百全 每次行动都能完成其事,形容事事得心应手,都能取得好的效果。
- 败鳞残甲 败:毁坏。残败零碎的鳞甲,比喻满空飞舞的雪花。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必恭必敬 恭、敬:端庄而有礼貌。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闭门思过 过:过失。关起门来反省。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病入骨髓 病到骨头里。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
- 不成器 器:指人的度量、才干。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多用以指人气质平庸,不能有所成就,没有什么出息。有时也指不学好,自甘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