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家世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晁补之家世

晁补之家世

查看晁补之全诗

简介  晁氏家族在宋代是仕宦世家,吕夷简、曾巩、陆游、叶梦得等是晁氏姻亲,晏殊、苏轼、黄庭坚、张耒、秦观、陈师道、吕东莱、梁师成等与晁家均相友善。

高祖晁迪  高祖晁迪,赠刑部侍郎。曾祖晁宗简为尚书刑部郎中,知越州,赠特进吏部尚书。又高叔祖晁迥,宋真宗朝任翰林学士承旨、太子少傅。迥子晁宗悫官至参知政事,可谓名重一时。

族叔晁端礼  补之族叔晁端礼(1046年—1113年),字次膺。一作元礼。词人。常与补之唱和。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进《并蒂芙蓉》词,得徽宗称赏,于是以承事郎为大晟府协律。“与万俟雅言(咏)齐名,按月律进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七)未及供职即病逝。著有《闲适集》、《闲斋琴趣外篇》。由于世族的逐渐衰落。

父亲晁端友  补之父晁端友仅做过上虞令、新城令之类小官。

堂弟晁冲之  补之堂弟晁冲之(生卒年不详)字叔用。诗人。早年师事著名诗人陈师道,隐居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为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所列26人之一。其诗“专学老杜诗”。(《紫微诗话》)笔力雅健,风格高古,为刘克庄、王渔洋等诗家所称赏。有《晁具茨先生诗集》15卷。其子晁公武(约公元1105年—1180年),字子止,人称昭德先生,是宋代著名学者、目录学家、藏书家,所著《郡斋读书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附有提要的私家藏书目录。

从弟晁咏之  补之从弟晁咏之(生卒年不详),字之道,少有异才,深受苏轼赏识,著有文集50卷,已佚。

其他亲人  如其从叔晁端淑、从弟晁说之等,皆有文名。

推荐古诗: 贫女山居秋暝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七绝(翻身跃入七人房)七律(红军不怕远征难)五律(外侮需人御)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千古奇冤)夜曲南乡子(晚景落琼杯)

推荐诗句: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矮人看戏  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 爱富嫌贫  嫌弃贫穷,喜爱富有。指对人的好恶以其贫富为准。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比肩并起  比:并。肩并肩地一齐起来。比喻同时相随而起。
  • 比物此志  比物:比类,比喻;志:心意。指用事物行为来寄托、表达自己的心意。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碧海青天  原是形容嫦娥在广寒宫夜夜看着空阔的碧海青天,心情孤寂凄凉。后比喻女子对爱情的坚贞。
  • 不差毫厘  不差一毫一厘。
  • 不破不立  不破除旧的,就不能建立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