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此表的作者余嘉锡《太史公书亡篇考》一文中曾提出是西汉末年的冯商。也有人认为作者不是司马迁、冯商及褚少孙等人,而是另有其人,姓名已佚失。孰是孰非,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证据予以判断。
清人吴见思《史记论文》中,曾就此表没有小序,与其他诸篇不同这一点,猜测说这是由于司马迁在序中讲了“过甚”的文辞,抨击汉朝廷对大臣刻薄寡恩,所以被后人删去。实际上这只是一种推测。《史记》佚篇的原因,现在尚不明了。但可以确定,司马迁对汉代帝王的讥讽之辞与他独特的史识,在当时是不容于世的。当时社会条件不利于《史记》的流传,使之亡佚的原因是很多的。
本表中有一种绝无仅有的书写方式──倒文,即将大臣的死亡、罢免、设太尉等一些大事写成颠倒的文字。历代学者曾多方探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我们详细归纳分析了有关研究成果,在注文中予以说明。
推荐古诗:
京兆府新栽莲,时为周至尉趋府作、
阮郎归(东风吹水日衔山)、
游子吟、
好事近(风定落花深)、
声声慢(寻寻觅觅)、
春晴怀故园海棠(竹边台榭水边亭)、
邻儿半夜哭(邻儿半夜哭)、
浣溪沙(天末同云暗四垂)、
减字木兰花(漫天皆白)、
清平乐·会昌(东方欲晓)
推荐诗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莫莫高山深谷逶迤、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
数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暗送秋波 旧时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指暗中眉目传情。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半部论语 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
- 备而不用 准备好了,以备急用,眼下暂存不用。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学多才 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成三瓦 比喻不能要求齐全。
- 不敢越雷池一步 越:跨过;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