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诗题,天宁寺,在琼山府城北一里西厢,宋建。元,明多次修建,改名,至明永乐年间知府王修扁其门曰“海南第一禅林”。阇提,印度语,音译。亦作“阇梨”,梵语,意为僧徒之师也。“咏阇提花”,赞美寺院僧徒所栽的花木。② “玉英”句,大意谓白色的花似玉,青绿的叶似翠鸟之羽灿烂挂树枝。③ 冰玉风姿,冰玉,比喻清润;风姿,风度仪态。④ 炎方,炎热的南方。⑤ 纻衣缟带,《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季札)聘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与之缟带,子产献纻衣焉。”后因以“缟纻”指深厚的情谊。⑥ “正念”句,幽人,幽居之人,隐士。素冠,《诗·桧风》篇名。旧说均谓剌不能守“三年”之丧。盖因“素冠”“剌人”等词联想而云。清代学者或疑为写桧君国破被执,拘于丛棘,其臣不胜悲痛,愿与同归就戮。这句大意说,正欲寻隐者为友,尚且同生死。⑦ 万斛,形容量之极多。斛,量器名,古代以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为五斗。⑧ 幽花,幽雅的花。幽,僻静。杜甫《有客》诗:“幽栖地僻经过少。”引申为“幽雅”。
推荐古诗:
览卢子蒙侍御旧诗,多与微之唱和。感今伤昔,因赠子蒙,题于卷后、
浑河中、
题义公禅房、
寄荆州张丞相、
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推荐诗句: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白往黑来 比喻变化极大。
- 百念皆灰 种种念头都已消失成了灰。比喻心灰意冷。
- 备多力分 防备的地方多了,力量就会分散。
- 背信弃义 背:违背;信:信用;弃:扔掉;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 比肩齐声 比喻地位、声望相等或相近。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假思索 假:假借,依靠。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