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人晚年情怀,衰颓困苦。钱惟演对仕途有浓厚的兴趣,一生以未能当上宰相而遗憾。他的阿谀奉上,效果适得其反。太后听政时,钱惟演就因与太后攀亲备受舆论攻击,被赶出朝廷,宋仁宗亲政后更是屡受打击。所以词人晚年心气很不顺畅,这首词就是他在这样的心境之下创作出来的,是他仕途挫折时内心困苦愁怨的抒发。
春天来临之后鸟语花香、春意盎然的景色,都仿佛在搅乱词人的心绪、牵引出词人的愁怨。人生得意之际,面对明媚春光,意气风发,那是一种情景,词人当年在京城高官厚禄时也曾经领略过。相形之下,人生不得意之际的春色只能牵引出对往日的回忆与留恋,这也就增加了作者眼前的痛苦。情急之下,词人不禁无理地责问“绿杨芳草”何时了结,也就是说恼人的春天什么时候才能过去,这一问也就问出了他内心愁苦的深度。
下片解释愁苦的缘由。词人将一切的根源都推托到岁月的流逝、容颜的衰老上。每次照镜,他都要为此惊叹。剩下惟一的解脱方式就是频频高举“芳尊”(“尊”即“樽”),借酒消愁。然而,只恐“举杯浇愁愁更愁”。依据词人眼前的心境,读者是可以推想而知的。于是,语尽意未尽,绵绵愁意溢于言外。词人虽写愁苦之意,但与五代时期的词人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词中没有那种绝望哀痛的没落感与沉重感,钱惟演只是平常叙述而来,毕竟词人生活在一个平和的年代。
推荐古诗:
少年行、
双燕离、
寻雍尊师隐居、
夜筝(紫袖红弦明月中)、
夔州歌十绝句(其一)、
秋夕、
寄远、
长相思(一重山)、
捣练子令(云鬟乱)、
云鬓裁新绿,
推荐诗句: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八面莹澈 比喻精明练达,洞察一切。
- 白衣公卿 古时指进士。唐代人极看重进士,宰相多由进士出身,故推重进士为白衣卿相,是说虽是白衣之士,但享有卿相的资望。
- 百发百中 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 百里挑一 一百个当中就挑出这一个来。形容人才出众。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拨云撩雨 比喻男女间的挑逗。
- 不费吹灰之力 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可多得 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多指人才或稀有物品)。
- 不求甚解 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 不知丁董 比喻不懂事,缺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