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桢(?~217年),字公干,东汉末年东平宁阳(今宁阳县泗店镇古城村)人,东汉著名文学家,诗人,建安七子之一,以五言诗著称。少与王粲友善,后同应玚一起被曹操征召,为城乡掾属。行文才思敏捷,于曹植齐名。所著诗大多散佚。今存诗十五首,多为赠答之作。明人辑有《刘公斡集》。
魏文帝曹丕在《典论·论文》中称刘桢与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七子“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于千里,以此相报。”他以诗歌见长,其五言诗颇负盛名,后人将他与曹植并称“曹刘”,为“建安七子”中的佼佼者。
刘桢之祖父刘梁,字曼山,一名恭。少有清才,以文学见贵,终於野王令,著有《破群论》等书。刘桢五岁能读诗,八岁能诵《论语》、《诗经》,赋文数万字。因其记忆超群,辩论应答敏捷,而被众人称为神童。后受曹操征辟,曾任丞相掾属、平原侯庶子、五官将文学。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刘桢去世。他的著述包括《毛诗义词》十卷,文集四卷。后人集有《刘公干集》传世。
据传死后转生为梁时县吏顾总(唐.牛僧儒 《玄怪录》载)
推荐古诗: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江雪、
送朱大入秦、
西山寻辛谔、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从军行、
酹江月(乾坤能大、算蛟龙)、
满江红(试问琵琶)、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
驻马听(明月中天)
推荐诗句: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圭之玷 白玉上的一个斑点。比喻人或物大体很好,只是有些小缺点。
- 北面称臣 古代君主面南而北,臣子拜见君主则面北,指臣服于人。
-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闭门投辖 辖:车轴的键,去辖则车不能行。比喻主人留客的殷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拨草寻蛇 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安于室 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 不耻最后 因为跑到最后而感到可耻。比喻凡是只要坚持到底,就能达到目的。
- 不分轩轾 不分高下、轻重。比喻对待二者的态度或看法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