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赏析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是哪个诗?

作者:王维 朝代:唐朝

《桃源行(渔舟逐水爱山春)》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译文及注释

渔舟顺溪而下,追寻那美妙的春景,夹岸桃花映红了古渡口两旁。花树缤纷,忘记了路程远近;行到青溪尽处,忽然隐约似见人烟。走入了幽深曲折的山口,再往前,豁然开朗一片平川。远望去丛丛绿...查看全部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赏析

这是王维十九岁时写的一首七言乐府诗,题材取自陶渊明的叙事散文《桃花源记》。清代吴乔在《围炉诗话》中曾说:“意思,犹五谷也。文,则炊而为饭;诗,则酿而为酒也。”好的诗应当像醇酒,读后...查看全部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译文

杜子美(甫)诗说:“夜足沾沙雨,春多逆水风。”白乐天诗“巫山暮足沾花雨,陇水春多逆浪风”,全用的杜句。...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七)后游遣怀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骄儿诗马嵬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秋晓行南谷经荒村田园作

推荐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热门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哀声叹气  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龙鱼服  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隐藏身分,改装出行。
  • 百弊丛生  百:形容多;弊:弊端,害处。各种弊害都产生出来了。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井离乡  离开家乡到外地。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比肩齐声  比喻地位、声望相等或相近。
  • 彼一时,此一时  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 闭口不言  紧闭着嘴,什么也不说。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