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虞世南 朝代:南北朝
诗人笔下的蝉是人格化了的蝉。三、四句借蝉抒情: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查看全部
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关键要把握住...查看全部
蝉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喝的是清冽的露水,悦耳的叫声自梧桐林向外远播。因为它站得高,声音自然传得远,并不是借了秋风。 注释①垂緌(ruí):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也指...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城上夜宴、杭州春望、与诸子登岘山、秋夕贫居述怀、闺怨、第二回回头诗(一局输赢料不真)、自题一绝(满纸荒唐言)、无题(孩儿立志出乡关)、悼杨铨(岂有豪情似旧时)、替豆萁伸冤(煮豆燃豆萁) 推荐诗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