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赏析
诗人笔下的蝉是人格化了的蝉。三、四句借蝉抒情: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查看全部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鉴赏
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关键要把握住...查看全部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译文及注释
蝉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喝的是清冽的露水,悦耳的叫声自梧桐林向外远播。因为它站得高,声音自然传得远,并不是借了秋风。 注释①垂緌(ruí):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也指...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独坐敬亭山、
古风(松柏本孤直)、
赠渔父、
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
青玉案(梵宫百尺同云护)、
溪居、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
渭川田家、
长寿乐(微寒应候)
推荐诗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热门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昂首阔步 昂:仰,高抬。抬起头迈开大步向前。形容精神抖擞,意气风发。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白眉赤眼 比喻平白无故。
- 百思不解 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病从口入 疾病多是由食物传染。比喻应该注意饮食卫生。
- 不可偏废 偏废:侧重一方,忽略另一方。指两方面都应同样重视,不能片面地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
- 不可逾越 逾:越过。不可能超过或不可能越过。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