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赏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哪个诗?

作者:虞世南 朝代:南北朝

《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赏析

诗人笔下的蝉是人格化了的蝉。三、四句借蝉抒情: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查看全部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鉴赏

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关键要把握住...查看全部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译文及注释

蝉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喝的是清冽的露水,悦耳的叫声自梧桐林向外远播。因为它站得高,声音自然传得远,并不是借了秋风。 注释①垂緌(ruí):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也指...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城上夜宴杭州春望与诸子登岘山秋夕贫居述怀闺怨第二回回头诗(一局输赢料不真)自题一绝(满纸荒唐言)无题(孩儿立志出乡关)悼杨铨(岂有豪情似旧时)替豆萁伸冤(煮豆燃豆萁)

推荐诗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热门成语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百无一用  百样之中无一有用的。形容毫无用处。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并为一谈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存芥蒂  芥蒂:本作“蒂芥”,细小的梗塞物,比喻积在心里的怨恨或不快。心里不积存怨恨和不快。形容人心地宽,气量大。
  • 不疾不徐  疾:急速。徐:缓慢。不急不慢。指处事能掌握适度的节律,不太快或不太慢。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胜言  说不尽。形容非常多或到达极点。
  • 不吝指教  不要舍不得指点教导。
  •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