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赏析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是哪个诗?

作者:辛弃疾 朝代:清朝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注释

同官王正之:据楼钥《攻媿集》卷九十九《王正之墓志铭》,王正之淳熙六年任湖北转运判官,故称“同官”。消 :经受落红:落花算只有殷勤:想来只有檐下蛛网还殷勤地沾惹飞絮,留住春色。长门:...查看全部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句意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晚春时节,百花凋零,风雨常至,难免令人伤春。词人对这一切更是敏感。他牵挂着那美丽的春花,还能经受得起几番风雨?他心绪不宁,为春的匆匆离去惋惜,却...查看全部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背景

淳熙六年(1179),辛弃疾南渡之后的第十七年,被朝廷支来支去的他再次由湖北转运副使改调湖南转运副使。他的同事王正之在小山亭为他设宴饯行,他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词。...查看全部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简评

此词作于淳熙六年(1179)。作者在此借春意阑珊和美人遭妒来暗喻自己政治上的不得意。词里面的玉环、飞燕,似是用来指朝中当权的主和派。辛弃疾在淳熙己亥前之两三年内,转徙频繁,均未能久...查看全部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赏析一

本篇作于淳熙六年(1179)春。时辛弃疾四十岁,南归至此已有十七年之久了。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作者满以为扶危救亡的壮志能得施展,收复失地的策略将被采纳。然而,事与愿违。不仅如此,作者...查看全部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赏析二

这是辛弃疾四十岁时,也就是宋孝宗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暮春写的词。辛弃疾自1162年渡淮水来归南宋,十七年中,他的抗击金军、恢复中原的爱国主张,始终没有被南宋朝廷所采纳。南宋朝...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登乐游原乐游原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洗儿(人皆养子望聪明)石壁寺山房即事(望断南冈远水通)寒食临川道中(百卉千花了不存)家园小酌(旋作园庐指顾成)春梦(洞房昨夜春风起)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君不见走马川)

推荐诗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莫莫高山深谷逶迤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热门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蜡明经  白蜡:比喻光秃空白。明经: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比喻屡试不中。
  • 百无禁忌  百:所有的,不论什么;禁忌:忌讳。什么都不忌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板上钉钉  比喻事情已经决定,不能改变。
  • 本相毕露  原形完全显露了出来。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差毫厘  不差一毫一厘。
  • 不辞劳苦  辞:推托。劳苦:劳累辛苦。不逃避劳累辛苦。形容人不怕吃苦,毅力强。
  • 不痴不聋  人不傻,耳朵也不聋。常与“不成姑公”连用,意为不故作痴呆,不装聋作哑,就不能当阿婆阿公。形容长辈要宽宏大量。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