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赏析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是哪个诗?

作者:李白 朝代:南北朝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随风 一作:随君)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译文及注释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路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注释⑴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被贬为...查看全部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赏析

这是一首短短四句的抒情短章,感情的分量却相当沉重。它一开头便择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杨花即柳絮。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相传这种鸟是...查看全部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创作背景

这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大概作于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首诗。...查看全部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鉴赏

《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尉(古人尚右,故称贬官为左迁),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得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在《芙蓉楼送辛渐》...查看全部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译文

存勖是克用的长子。起初,克用在邢州击败孟方立,回师上党,在三垂岗设宴,演戏的人奏《百年歌》,唱到衰老的部分声音很悲哀,弄得满座的人悲伤。当时存勖年方五岁,在克用旁边坐,克用感慨的捋...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绝句(迟日江山丽)(五言古诗)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遗爱寺(弄石临溪坐)北青萝春梦歌(春梦随云散)秋登兰山寄张五送朱大入秦庆清朝慢(禁幄低张)荒村(村落甚荒凉)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

推荐诗句: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热门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奔逸绝尘  奔逸:疾驰;绝尘:脚不沾尘土。形容走得极快。也形容人才十分出众,无人企及。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博施济众  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