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春夜月·近清明》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
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月当门。翠玉楼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摇荡湘云。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
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译文及注释
临近清明时分,枝头上翠鸟的叫声凄婉动人。可惜这一片清歌,都付与寂寞的黄昏。想要对柳花低述衷曲,又怕柳花轻薄,不懂得人的伤春之心。我独自漂泊在南国楚乡,满怀柔情别恨,有谁能给我一...查看全部
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赏析
黄孝迈的词流传很少,但他的词的确写得“风度婉秀,真佳词也。”(万树《词律》)"清歌”与“黄昏”所含的情绪本是相反的,前者引人愉悦,后者使人忧伤,相反相成,其结果是益增忧伤...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自题写真、
封丘县、
陇西行、
清平乐(年年雪里)、
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浣溪沙、
六言诗(山高路远坑深)、
七律(一从大地起风雷)、
希望(我从山中来)、
南乡子(霜降水痕收)
推荐诗句: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山无陵,江水为竭、
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莫莫高山深谷逶迤、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热门成语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爱才如命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生命一样重要。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聱牙戟口 形容文词艰涩,拗口难读。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拔来报往 报:通“赴”,迅速。很快地来,很快地去。形容频繁地奔来奔去。
- 拔树寻根 比喻追究到底。
- 白衣公卿 古时指进士。唐代人极看重进士,宰相多由进士出身,故推重进士为白衣卿相,是说虽是白衣之士,但享有卿相的资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比肩齐声 比喻地位、声望相等或相近。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痴不聋 人不傻,耳朵也不聋。常与“不成姑公”连用,意为不故作痴呆,不装聋作哑,就不能当阿婆阿公。形容长辈要宽宏大量。
- 不恶而严 并不恶声恶气,但很威严,使人知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