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赏析
“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这是白居易为妇女呐喊不平的名句,表现了诗人对封建时代下层妇女不幸命运的同情和关注。在这首原调《浪淘沙》小词中,他又通过对一位思妇复杂微妙的内心矛...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送张五归山、
田园乐七首(桃红复含宿雨)、
竹里馆、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殢人娇(玉瘦香浓)、
菩萨蛮(赤橙黄绿青蓝紫)、
亥年残秋偶作(曾惊秋肃临天下)、
水龙吟(燕云十八飞骑)、
南乡子(怅望送春怀)、
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蚕欲老)
推荐诗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热门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敖世轻物 敖,通“傲”。鄙弃世俗,看不起别人。也指高傲自大。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并行不悖 悖:违背,冲突。同时进行,不相冲突。
- 剥床及肤 剥:六十四卦之一,坤下艮上,意即剥落、烂;及:到。原指损害及于肌肤。后形容迫切的灾害或深切的痛苦。
- 补阙灯檠 阙:缺;灯檠:灯架。没有灯架,用人充作灯架。旧时讽刺男人惧内。
- 伯乐相马 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 不得已而为之 没有办法,只能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