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七律·登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七律·登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 赏析

七律·登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

作者:毛泽东 朝代:近代

   七律·登庐山

一山飞峙大江边, 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 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 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 桃花源里可耕田?

七律·登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译文

黄帝说:我听你讲解九针之学,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我还有弄不明白的地方。请问九针是怎样产生的?各自因何而得名? 岐伯说:九针之“九”,是天地间的大数,数开始于一,而终止于九。所以九针...查看全部

七律·登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介绍

毛滂(1056——?约1124), 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属浙江)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滂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查看全部

七律·登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主要作品

爱情词  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也是唐宋词最主要的题材之一,毛滂自然也不例外。据统计,《东堂词》中涉及情事的词作约40首,占毛滂词作的1/5。  与同时代其他词人多描绘文人与歌妓之...查看全部

七律·登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艺术风格

特色  毛滂含英咀华,擅于吸收他人之长处,形成以潇洒、疏俊为主,而又兼豪迈、深婉、沉等多样化的风格。他的词风“与贺方回适得其反,贺氏浓艳,毛则以清疏见长;贺词沈郁,毛则以空灵自适”...查看全部

七律·登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音律贡献

毛滂精通音律,能自度曲。他的词“情韵特胜”,表现在“韵”上,则音韵和谐、节奏舒缓、琅琅上口。东堂词中就有不少毛滂自度曲如《惜分飞》、《武陵春》、《醉花阴》、《粉蝶儿》等,还有些经毛...查看全部

七律·登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评价

综上所述,毛滂身为潇洒派之宗祖,首开潇洒俊逸之风。他于后世作者之影响,虽然不如也不可能像苏轼那样革新创作手法、开拓思想境界,甚至也没有能像柳、秦、贺那样在词艺上用心良苦,但他的那些...查看全部

七律·登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注释及题解

本诗原有小序,「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九日登庐山,望鄱阳湖,扬子江。千峦竞秀,万壑争流,红日方升,成诗八句。」当时毛泽东上山开中共八届八中全会。   他在九月一日致《诗刊》的信里说,「近日写了两首七律,录上正改。自以为可,可以上《诗刊》。」又说,「近日右倾机会主义猖狂进攻,说人民事业这也不好,那也不好, … 我这两首诗,也算是答复那些王XX的。」​...查看全部

七律·登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赏析

毛主席在这里表面虽是用陶渊明之典说出一句问句,桃花源里到底可不可以耕耘劳作?但实际上是为广大读者留下一个深思的空间。 纵观全篇,我们已知道社会主义建设当时正处于大高潮、大激情之中,那么自然可想而知,毛主席是不赞成躲入所谓怡然自乐的桃花园躬耕劳作的。但诗人毛泽东并没有直接否定这一点,而是以一句设问句收了尾,留下诗之余响令读者沉思。读者自会明白诗人的本意。...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放言五首观刈麦,时为周至县尉寒闺怨月夜登阁避暑早寒有怀洛桥晚望渭川田家添字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上太行(西风落日草斑斑)

推荐诗句: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推荐游戏: 【男儿既介胄】的下一句是什么【[1] 俱怀逸兴壮思飞】的下一句是什么【渔阳鼙鼓动地来】的下一句是什么【低眉信手续续弹】的下一句是什么【[2] 几处早莺争暖树】的下一句是什么【泣麟老人终困厄】的上一句是什么【因窥洞天门】的上一句是什么【杀之受恶名】的上一句是什么【脱剑膝前横】的上一句是什么【爱此寒泉清】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安危相易  易:变易,转变。平安与危难互为因果,相互转换。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哀鸿遍地  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百无一用  百样之中无一有用的。形容毫无用处。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笨嘴拙舌  拙:不巧。形容没有口才,不善言辞。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伯仲之间  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间:中间。比喻差不多,难分优劣。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成体统  体统:格局,规矩。指言行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 不可造次  造次:急遽,匆忙。不能匆匆忙忙地进行。意为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