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题君山(曾于方外见麻姑)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题君山(曾于方外见麻姑) 赏析

题君山(曾于方外见麻姑)

作者:方干 朝代:唐朝

【题君山】 

 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

 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

题君山(曾于方外见麻姑)赏析

方干这首《题君山》写法上全属别一路数,他采用了“游仙”的格局。 “曾于方外见麻姑”,就像诉说一个神话。诗人告诉读者,他曾神游八极之表,奇遇仙女麻姑。...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野田黄雀行登乐游原国民党党歌(三民主义)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诉衷情(夜来沈醉卸妆迟)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酹江月(乾坤能大、算蛟龙)西江月(无故寻愁觅恨)

推荐诗句: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推荐游戏: 【床头屋漏无干处】的下一句是什么【应共冤魂语】的下一句是什么【[2] 夜发清溪向三峡】的下一句是什么【得书字 水色南天远】的下一句是什么【烟绵横九疑】的下一句是什么【遥怜翠色对红尘】的上一句是什么【夜吸沆瀣精】的上一句是什么【醉听清吟胜管弦】的上一句是什么【永激壮士肝】的上一句是什么【玉殿虚无野寺中】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笔下超生  超生:佛家语,指人死后灵魂投生为人。为了免使他人受难,书写时,在用意和措词方面都给予宽容或开脱。
  • 闭口不言  紧闭着嘴,什么也不说。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伯歌季舞  伯:大哥;季:小弟。哥哥唱歌,弟弟跳舞。比喻兄弟之间亲密无间。
  • 不成器  器:指人的度量、才干。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多用以指人气质平庸,不能有所成就,没有什么出息。有时也指不学好,自甘堕落。
  • 不痴不聋  人不傻,耳朵也不聋。常与“不成姑公”连用,意为不故作痴呆,不装聋作哑,就不能当阿婆阿公。形容长辈要宽宏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