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褰裳】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1]
子不我思,岂无他人?
狂童之狂也且![2]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
子不我思,岂无他士?
狂童之狂也且!
推荐古诗:
对酒忆贺监、谢公亭、赠别二首、江雪、陇西行、六年春遣怀八首(检得旧书三四纸)、浣溪沙(髻子伤春懒更梳)、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满江红(遥望中原)、望江南(随身伴)
推荐诗句: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推荐游戏:
【有时白云起】的下一句是什么、【家家习为俗】的下一句是什么、【主人下马客在船】的下一句是什么、【蛮儿巴女齐声唱】的下一句是什么、【自非旷士怀】的下一句是什么、 【日月照耀金银台】的上一句是什么、【绿杨结烟垂袅风】的上一句是什么、【嘈然宛似鸾凤鸣】的上一句是什么、【感君贵义轻黄金】的上一句是什么、【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半间不界 间、界:今作:“尴尬”。比喻肤浅、不深刻,或做事不彻底。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伯仲之间 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间:中间。比喻差不多,难分优劣。
- 擘肌分理 擘:分开;理:肌肤的纹理。比喻分析事理十分细致。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成三瓦 比喻不能要求齐全。
- 不存芥蒂 芥蒂:本作“蒂芥”,细小的梗塞物,比喻积在心里的怨恨或不快。心里不积存怨恨和不快。形容人心地宽,气量大。
- 不根之论 根:根据;论:言论。没有根据的言论。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