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名都篇(名都多妖女)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名都篇(名都多妖女) 赏析

名都篇(名都多妖女)

作者:曹植 朝代:魏晋

【名都篇】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 

宝剑直千金,被服丽且鲜。 

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

驰骋未能半,双兔过我前。 

揽弓捷鸣镝,长驱上南山。 

左挽因右发,一纵两禽连。 

余巧未及展,仰手接飞鸢。 

观者咸称善,众工归我妍。

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

脍鲤臇胎鰕,寒鳖炙熊蹯。

鸣俦啸匹侣,列坐竟长筵。

连翩击鞠壤,巧捷惟万端 。 

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 

云散还城邑,清晨复来还。

名都篇(名都多妖女)注释及译文

译文 名都盛产艳丽的美女,洛阳更有风度翩翩的少年。我佩带的宝剑价值千金,身着的衣服奢华鲜艳。斗鸡在东郊的道路上,赛马于长列的楸树间。我骑马驰骋还不到半路,一双野兔就蹦到了跟前。于是立即弯起gōng弩搭上了响箭,扬鞭策马追上了南山。...查看全部

名都篇(名都多妖女)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写作年代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以为这是曹植早期的作品,是建安年间他看到洛阳贵游子弟耽于逸乐的生活而作,其中甚至有他本人生活的影子。...查看全部

名都篇(名都多妖女)鉴赏

《名都篇》属于乐府《杂曲歌·齐瑟行》歌辞,无古辞。诗写京洛少年斗鸡走马、射猎游戏、饮宴无度的生活。至于此诗的主旨,历来也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说以为“刺时人骑射之射妙,游骋之乐,而无爱国之心”(《文选》六臣注引张铣语),即以讽谕为主,意在指责京洛少年的生活奢靡而不思报效国家。一说以为“子建自负其才,思树勋业,而为文帝所忌,抑郁不得伸,故感愤赋此”(《古诗赏析》引唐汝谔语),即以少年自况,由此表示心迹。...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题峰顶寺望庐山瀑布送路六侍御入朝短歌行赠王郎司直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酬张少府(晚年惟好静)戏题磐石离思五首其四浣溪沙(绣幕芙蓉一笑开)春日词(春云阴阴雪欲落)

推荐诗句: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柳絮风轻,梨花雨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推荐游戏: 【一谈一笑失颜色】的下一句是什么【忽似往年归蔡渡】的下一句是什么【元和十年】的下一句是什么【[2] 时时闻鸟语】的下一句是什么【非无江海志】的下一句是什么【君恩断绝】的上一句是什么【不重生男重生女】的上一句是什么【马去东回一望尘】的上一句是什么【争教红粉不成灰】的上一句是什么【牧马役亦轻】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哀声叹气  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白日衣绣  衣:穿;绣:五彩制绣的官服。白天身着华贵官服,使人看见。旧时比喻富贵后还乡,向乡亲们夸耀。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搬唇递舌  挑拔是非。
  • 奔逸绝尘  奔逸:疾驰;绝尘:脚不沾尘土。形容走得极快。也形容人才十分出众,无人企及。
  • 笨嘴拙舌  拙:不巧。形容没有口才,不善言辞。
  • 逼上梁山  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分彼此  形容关系密切,交情深厚。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拔毛连茹  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