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
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1] 。
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2] 。
岂期过满腹,但愿饱粳粮[3] 。
御冬足大布,粗絺已应阳[4] 。
正尔不能得[5],哀哉亦何伤!
人皆尽获宜,拙生失其方[6] 。
理也可奈何,且为陶一觞[7]!
杂诗(代耕本非望)部份译文
宣州宁国县多有枳首蛇,长一尺多,有黑鳞和白花纹,两首的花纹颜色一样,但有一首的鳞是倒着的。人家庭院门槛之间,动辄有几十条同在一穴中,就跟蚯蚓差不多。信州铅山县有处泉水叫苦泉,水流成...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望庐山瀑布、叹花、登望楚山最高顶、芙蓉楼送辛渐、少年行、永遇乐(落日熔金)、智通寺对联(身后有余忘缩手)、清平乐·会昌(东方欲晓)、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青松(大雪压青松)
推荐诗句: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推荐游戏:
【如何关塞阴】的下一句是什么、【念此失次第】的下一句是什么、【心知不得语】的下一句是什么、【[9]
相逢乐无限】的下一句是什么、【天门中断楚江开】的下一句是什么、 【令严夜寂寥】的上一句是什么、【生别常恻恻】的上一句是什么、【心与浮云闲】的上一句是什么、【万户千门惟月明】的上一句是什么、【驺虞不折生草茎】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鞍不离马,甲不离身 甲:铠甲,古人打仗时穿的护身衣。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 懊悔无及 后悔已来不及了。
- 安常习故 习:习惯;故:旧例。安于常规,习惯旧例。形容按照常规和老套办事,守旧而不思变革。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病从口入 疾病多是由食物传染。比喻应该注意饮食卫生。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差累黍 累黍:是古代两种很小的重量单位,形容数量极小。形容丝毫不差。
- 不悱不发 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发:启发。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