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 赏析

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

作者:许浑 朝代:唐朝

【登洛阳故城】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 

鸦噪暮云归古堞,雁迷寒雨下空壕。 

可怜缑岭登仙子,犹自吹笙醉碧桃。

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译文

二十二年春季,周王朝历法的二月十六日,齐国的北郭启领兵进攻莒国。莒子将要迎战,苑羊牧之劝谏说:“齐国的元帅地位低下,他的要求不多,不如向他低头,大国是不能激怒的。”莒子不听,在寿馀...查看全部

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注释及译文

茂盛的庄稼中生长着很多野草,过去的人在这里筑城哪知道辛劳?潺潺流水向东流过,城市变了模样,自北而来的山势起伏,宫殿巍峨高大。...查看全部

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赏析

诗的开头以“禾黍离离半野蒿”,直落登城所见,满目荒凉残破,昔日华丽雄伟的宫殿已荡然无存。诗人正是通过眼前景物的描写,托出“故”字,把昔日之兴盛与今日之凄凉作尖锐地艺术对比,从而引出“昔人城此岂知劳”的无限感慨。历史上的统治者为了自己的奢华享乐,役使千千万万的劳力建起了洛阳宫殿和城池,而今却已倾圮残毁。在这里,诗以“岂止”构成反诘,表达了对统治者的愤怒批判和无情嘲讽。...查看全部

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创作背景

许浑少年时学习刻苦,劳累过度,身体清瘦虚弱,常常卧床不起。但他却喜爱旅游,陶醉于祖国的大好河山之中,登高怀古。...查看全部

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简析

《登洛阳故城》是唐代诗人许浑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描写登上洛阳城的所见所闻,颔联通过写洛阳城古今的变化揭示富贵不能长久、权势不能永存的历史规律。...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夜雨(早蛩啼复歇)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落花谢新恩·秦楼不见吹箫女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洛桥晚望杂诗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自题一绝(满纸荒唐言)

推荐诗句: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

推荐游戏: 【足著远游履】的下一句是什么【太子宾客贺公】的下一句是什么【岂无佳人色】的下一句是什么【秉烛唯须饮】的下一句是什么【水暗波翻覆】的下一句是什么【赐名大国虢与秦】的上一句是什么【复道诸山得银瓮】的上一句是什么【晋代衣冠成古丘】的上一句是什么【山阴道士迎】的上一句是什么【向余东指海云生】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拔山盖世  盖世:超越天下人,世上第一。力能拔掉大山,形容力大勇猛,当代无比。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偏不党  不偏向任何一方。
  • 不知利害  不知什么为利,什么为害。
  • 不知纪极  纪极:终极,限度。原形容贪得无厌。亦表示极多。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
  • 百世之师  世世代代的老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