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 赏析

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

作者:许浑 朝代:唐朝

【登洛阳故城】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 

鸦噪暮云归古堞,雁迷寒雨下空壕。 

可怜缑岭登仙子,犹自吹笙醉碧桃。

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译文

二十二年春季,周王朝历法的二月十六日,齐国的北郭启领兵进攻莒国。莒子将要迎战,苑羊牧之劝谏说:“齐国的元帅地位低下,他的要求不多,不如向他低头,大国是不能激怒的。”莒子不听,在寿馀...查看全部

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注释及译文

茂盛的庄稼中生长着很多野草,过去的人在这里筑城哪知道辛劳?潺潺流水向东流过,城市变了模样,自北而来的山势起伏,宫殿巍峨高大。...查看全部

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赏析

诗的开头以“禾黍离离半野蒿”,直落登城所见,满目荒凉残破,昔日华丽雄伟的宫殿已荡然无存。诗人正是通过眼前景物的描写,托出“故”字,把昔日之兴盛与今日之凄凉作尖锐地艺术对比,从而引出“昔人城此岂知劳”的无限感慨。历史上的统治者为了自己的奢华享乐,役使千千万万的劳力建起了洛阳宫殿和城池,而今却已倾圮残毁。在这里,诗以“岂止”构成反诘,表达了对统治者的愤怒批判和无情嘲讽。...查看全部

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创作背景

许浑少年时学习刻苦,劳累过度,身体清瘦虚弱,常常卧床不起。但他却喜爱旅游,陶醉于祖国的大好河山之中,登高怀古。...查看全部

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简析

《登洛阳故城》是唐代诗人许浑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描写登上洛阳城的所见所闻,颔联通过写洛阳城古今的变化揭示富贵不能长久、权势不能永存的历史规律。...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宴桃源(频日雅欢幽会)醉时歌春梦歌(春梦随云散)登望楚山最高顶鸟鸣涧小桃红(画堂春暖绣帏重)即事(复楚情何极)智通寺对联(身后有余忘缩手)杂感(侧身天地苦拘孪)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

推荐诗句: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推荐游戏: 【天台连四明】的下一句是什么【[2][3] 我寄愁心与明月】的下一句是什么【移床避日依松竹】的下一句是什么【所以读君诗】的下一句是什么【闻道咸阳坟上树】的下一句是什么【落花寂寂委青苔】的上一句是什么【不惮海路赊】的上一句是什么【新溜碧逶迤】的上一句是什么【好个匆匆些子】的上一句是什么【曾到尚书墓上来】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世师  品德学问可以做为百代的表率。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闭月羞花  闭: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儿羞惭。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 不次之迁  次:顺序,等第;迁:官位升迁。比喻超出常规的提升官级。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