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席上贻歌者(花月楼台近九衢)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席上贻歌者(花月楼台近九衢) 赏析

席上贻歌者(花月楼台近九衢)

作者:郑谷 朝代:唐朝

【席上贻歌者】 

花月楼台近九衢, 清歌一曲倒金壶。 

座中亦有江南客, 莫向春风唱鹧鸪。

席上贻歌者(花月楼台近九衢)译文

周公说:“啊!君子在位,切不可安逸享乐。先了解耕种收获的艰难,然后处在逸乐的境地,就会知道老百姓的痛苦。看那些老百姓,他们的父母勤劳地耕种收获,他们的儿子却不知道耕种收获的艰难,便...查看全部

席上贻歌者(花月楼台近九衢)注释及译文

这首诗是诗人在宴会上赠给歌者的。这两句大意是:在这宴会上也有客居北方的南国人,请你不要再唱撩动南国人乡思的《鹧鸪曲》了。自称“江南客”,已可看出诗人的思乡之心,又请求歌者莫唱《鹧鸪曲》,更见他客居异乡的羁旅之情。现在请人不要提及令别人伤心的事情,可以借用此名句。...查看全部

席上贻歌者(花月楼台近九衢)简析

《席上贻歌者》是晚唐郑谷非常有名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把此诗赠给歌者,实际上是意味着听者(诗人)乃是歌者的知音,...查看全部

席上贻歌者(花月楼台近九衢)赏析

尽管诗人在开头二句极力描绘了春风夜月、花前酒楼的京国之春,从后二句中自称“江南客”,就可以见出诗人的思乡之心,早已被歌声撩动了。如果这位歌者再唱出他久已熟悉的那首“佳人才唱翠眉低”的《鹧鸪曲》,那就难免“游子乍闻征袖湿”,终至不能自已了。因而诗人郑重其事地向歌者请求莫唱《鹧鸪》了。这充分显示了歌声具有使人回肠荡气的魅力。诗人把此诗赠给歌者,实际上是意味着听者(诗人)乃是歌者的知音,表现了诗人在向歌者的演唱艺术献上一颗敬佩之心...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妾薄命短歌行赠王郎司直马嵬山居即事山居秋暝山中出守桐庐道中庆清朝慢(禁幄低张)送紫岩张先生北伐(号令风霆迅)咏煤炭(凿开混沌得乌金)

推荐诗句: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推荐游戏: 【幽州思妇十二月】的下一句是什么【南昌仙人赵夫子】的下一句是什么【今古一相接】的下一句是什么【[1] 渚宫东面烟波冷】的下一句是什么【拂衣向西来】的下一句是什么【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的上一句是什么【照之可以事明主】的上一句是什么【四海南奔似永嘉】的上一句是什么【节变流莺啼】的上一句是什么【绿树阴前逐晚凉】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爱人利物  爱护人民,力求有利于人民。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神定魄  魄:魂魄。安定心神,恢复神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毕恭毕敬  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 拨草寻蛇  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欢而散  很不愉快地分手。
  • 不解之缘  缘:缘分。不可分解的缘分。比喻不能解脱的联系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