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三字令(春欲尽)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三字令(春欲尽) 赏析

三字令(春欲尽)

作者:欧阳炯 朝代:唐朝

【三字令】 

春欲尽,日迟迟。牡丹时。 罗幌卷,翠帘垂。 彩笺书,红粉泪,两心知。

人不在,燕空归。负佳期。 香烬落,枕函欹。 月分明,花淡薄,惹相思。

三字令(春欲尽)译文

《檄(xí习)移》是《文心雕龙》的第二十篇,论述檄、移两种文体,重点是讲檄文。檄文“或称露布”。“露布”在汉魏六朝期间和檄文基本相同,唐宋以后,檄文就专指出师前对敌人的书...查看全部

三字令(春欲尽)注释及译文

春天就要结束了,天还是长长的难熬,牡丹又绽开了她的娇娆。罗帐高高地卷着,翠绿的绣帘垂地轻飘。我重读了旧时的书信,红粉脸上泪痕条条,你和我的相爱,我们相互知晓。...查看全部

三字令(春欲尽)赏析一

此词的题材是最常见的暮春思妇之闺怨。但用《三字令》这一特殊词调,在表现上显得格外别致。这词在歌筳演唱该是很富情味的。它出句短促而整齐,断而不见、乱,真有明珠走盘之清脆感、节奏感。...查看全部

三字令(春欲尽)赏析二

此首每句三字,笔随意转,一气呵成。大抵上片白昼之情景,由外及内。下片午夜之情景,由内及外。起句,总点春尽之时。次两句,点帘外日映牡丹之景。‘罗幌’两句,记人在帘内之无绪。...查看全部

三字令(春欲尽)赏析三

《三字令·春欲尽》是五代宋初时期词人欧阳炯创作的一首词。“春欲尽”三句,点明时令,寓美人迟暮。...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宫词遗爱寺(弄石临溪坐)早雁咏柳更漏子(柳丝长)秦中寄远上人次北固山下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浣溪沙(绣幕芙蓉一笑开)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推荐诗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推荐游戏: 【清秋幕府井梧寒】的下一句是什么【其十 千千石楠树】的下一句是什么【[19] 但见悲鸟号古木】的下一句是什么【客心洗流水】的下一句是什么【彼我君若丧】的下一句是什么【虎符合专城】的上一句是什么【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的上一句是什么【未尝著空文】的上一句是什么【终弃于塞垣】的上一句是什么【蓬莱宫在海中央】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民告示  安定人心的布告。现也指把要商量的或要办的事情预先通知大家。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不得要领  要:古“腰”字;领:衣领。要领:比喻关键。抓不住要领或关键。
  • 不废江河  赞扬作家或其著作流传不朽。
  • 不分彼此  形容关系密切,交情深厚。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