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送灵澈上人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送灵澈上人 赏析

送灵澈上人

作者:刘长卿 朝代:南北朝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斜阳 一作:夕阳)

送灵澈上人译文及注释

青苍的竹林寺,近晚时传来深远的钟声。背着斗笠披着斜阳,独回青山渐行渐远。注释⑴灵澈上人:唐代著名僧人,本姓杨,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后为云门寺僧。上人,对僧人的敬称。⑵...查看全部

送灵澈上人鉴赏

这首小诗记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它即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是唐代山水诗的名篇。前二句想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明时已黄昏,...查看全部

送灵澈上人创作背景

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俗姓汤,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出家,诗中的竹林寺在润州(今江苏镇江),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这首诗写傍晚时分,诗人送灵...查看全部

送灵澈上人译文

公叔将要让人杀死几瑟。有人劝公叔说。“太子重视您,是因为他畏惧几瑟。假如现在凡瑟死了,太子就没有后患,一定会轻视您。韩国大夫看到大王年迈,都希望太子执掌政事,所以都愿意侍奉太子。太...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江上吟登观音台望城村舍燕正月十五闻京有灯恨不得观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留题云门草堂(小住初为旬月期)霜风(十月霜凤吼屋边)

推荐诗句: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推荐游戏: 【[1] 苟能制侵陵】的下一句是什么【胡无人】的下一句是什么【其十七 祧波一步地】的下一句是什么【天平山上白云泉】的下一句是什么【百花亭上晚裴回】的下一句是什么【汉道昌】的上一句是什么【且饮美酒登高楼】的上一句是什么【[25]一夫当关】的上一句是什么【定长三五枝】的上一句是什么【浮云横远山】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鞍不离马,甲不离身  甲:铠甲,古人打仗时穿的护身衣。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八方呼应  呼应:彼此声气相通。泛指周围、各地。形容各方面互通声气,互相配合。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手起家  白手:空手;起家:创建家业。形容在没有基础和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拨云见日  拨开乌云见到太阳。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可逾越  逾:越过。不可能超过或不可能越过。
  • 不劣方头  劣:不好;方头:俗指不通时宜为方头。不以不通时宜为不好。形容人性格倔强、顽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