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观沧海 / 碣石篇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观沧海 / 碣石篇 赏析

观沧海 / 碣石篇

作者:曹操 朝代:汉朝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 / 碣石篇鉴赏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查看全部

观沧海 / 碣石篇后世影响

《观沧海》这首诗,前六句写的是实景,而后四句则是曹操的想象,最后两句跟本诗原文没有直接关系。这首诗不但通篇写景,且独具一格,堪称中国山水诗的最早佳作,特别受到文学史家的厚爱。这首诗...查看全部

观沧海 / 碣石篇解说

这首诗选自宋代郭茂倩(qiàn)编的《乐府诗集》卷三十。曹操传世的诗歌全是乐府诗。用乐府旧题写时事,是曹操的首创。乐府旧题中有《步出夏门行》,属于《相和歌·瑟调...查看全部

观沧海 / 碣石篇译文及注释

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我站在山巅,心中的波涛也像海浪在起伏。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宁静的似在沉思。萧瑟的风声传来...查看全部

观沧海 / 碣石篇解析

本篇文章指出了为将之人应该力戒的“八弊”。这“八弊”和《孙膑兵法》提的“十五弊”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又更概括,更精炼突出,是对孙子兵法的继承和发展。这“八弊”切中要害,当将之人,以至...查看全部

观沧海 / 碣石篇译文

身为将帅有八种弊病,是将帅用兵的大忌:一是对财、物的需求永远不满足,贪得无厌;二是对贤德有才能的人妒嫉强烈;三是听信谗信,亲近能说会道、巧言谄媚的小人;四是只能分析敌情,却不能正确...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羸骏遗爱寺(弄石临溪坐)义鹘行听张立本女吟长寿乐(微寒应候)闲居初夏午睡起(梅子留酸软齿牙)临江仙(白玉堂前春解舞)七律二首(绿水青山枉自多)汲江煎茶(活水还须活火煮)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

推荐诗句: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推荐游戏: 【足著远游履】的下一句是什么【北斗酌美酒】的下一句是什么【阊阖九门不可通】的下一句是什么【 歌且谣】的下一句是什么【【早发白帝城】[1] 朝辞白帝彩云间】的下一句是什么【折花门前剧】的上一句是什么【诚节冠终古】的上一句是什么【不如早还家】的上一句是什么【双溪纳归潮】的上一句是什么【托兴每不浅】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巴山蜀水  巴、蜀指四川一带。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倍日并行  日夜赶路。
  • 逼上梁山  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病入膏肓  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 并行不悖  悖:违背,冲突。同时进行,不相冲突。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