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谒金门·风乍起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谒金门·风乍起 赏析

谒金门·风乍起

作者:冯延巳 朝代:宋朝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谒金门·风乍起译文及注释

春风乍起,吹皱了一池碧水。(我)闲来无事,在花间小径里逗引池中的鸳鸯,随手折下杏花蕊把它轻轻揉碎。独自倚靠在池边的栏杆上观看斗鸭,头上的碧玉簪斜垂下来。(我)整日思念心上人,但...查看全部

谒金门·风乍起评析

冯延巳擅长以景托情,因物起兴的手法,蕴藏个人的哀怨。写得清丽、细密、委婉、含蓄。这首脍炙人口的怀春小词,在当时就很为人称道。尤其“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是传诵古今的名句。词的上片...查看全部

谒金门·风乍起赏析一

冯延巳这首词写贵族少妇在春日思念丈夫的百无聊赖的景况,反映了她的苦闷心情。由于封建社会妇女无地位,上层社会的妇女依附于男子,女子又禁锢在闺房,精神上很忧郁,这种情况在封建社会相当普...查看全部

谒金门·风乍起赏析二

这首词写贵族女子在春天里愁苦无法排遣和希望心上人到来的情景。一开头写景:风忽地吹起,把满池塘的春水都吹皱了。这景物本身就含有象征意味:春风荡漾,吹皱了池水,也吹动了妇女们的心。它用...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对月寓怀(时逢三五便团圆)浣溪沙(天末同云暗四垂)南歌子(山与歌眉敛)残菊(黄昏风雨打园林)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白发将军亦壮哉)秋也

推荐诗句: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山无陵,江水为竭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柳絮风轻,梨花雨细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莫莫高山深谷逶迤

推荐游戏: 【潜匿游下邳】的下一句是什么【何当破月氏】的下一句是什么【万壑与千岩】的下一句是什么【青苔地上消残暑】的下一句是什么【暮去朝来淘不住】的下一句是什么【且须酣畅万古情】的上一句是什么【玉碗盛来琥珀光】的上一句是什么【劳心费目觅亲知】的上一句是什么【亦知君为人】的上一句是什么【下视诸司屋舍低】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常守故  习惯于日常的平稳生活,保守旧的一套。指守旧不知变革。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如太山  形容极其平安稳固。泰,也写作“太”。同“安如泰山”。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首穷经  直至年纪老了还在钻研经籍,犹言活到老,学到老。
  • 败鼓之皮  败:破旧。破鼓皮可作药材。比喻虽微贱,却是有用的东西。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并驾齐驱  并驾:几匹马并排拉着一辆车;齐驱:一齐快跑。并排套着的几匹马一齐快跑。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