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燕歌行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燕歌行 赏析

燕歌行

作者:高适 朝代:唐朝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2]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3]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4]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5]

燕歌行段译

孝献皇帝丙兴平元年(甲戌、194)  汉纪五十三汉献帝兴平元年(甲戌,公元194年)  [1]春,正月,辛酉,赦天下。  [1]春季,正月,辛酉(十三日),大赦天下。  [2]甲子...查看全部

燕歌行译文及注释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写了《燕歌行》诗一首给我看。我感慨于边疆战守的事,因而写了这首《燕歌行》应和他。唐朝边境举烟火狼烟东北起尘土,唐朝将军辞家去欲破残...查看全部

燕歌行分析

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第一段八句写出师,第二段八句写战败,第三段八句写被围,第四段四句写死斗的结局。各段之间,脉理绵密。诗的发端两句便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查看全部

燕歌行鉴赏

《燕歌行》是高适的代表作。虽用乐府旧题,却是因时事而作的,这是乐府诗的发展,如果再进一步,就到了杜甫《丽人行》、《兵车行》、“三吏”、“三别”等即事命篇的新乐府了。《燕歌行》是一个...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雪晴晚望曲江点绛唇(寂寞深闺)蝶恋花(灯火钱塘三五夜)洞仙歌(冰肌玉骨)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送紫岩张先生北伐(号令风霆迅)好事近(月未到诚斋)六言诗(山高路远坑深)题张苍水集(北望中原涕泪多)

推荐诗句: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推荐游戏: 【 感君恩重许君命】的下一句是什么【吴楚弄兵无剧孟】的下一句是什么【平林漠漠烟如织】的下一句是什么【遥看汉水鸭头绿】的下一句是什么【[2] 幸免饥冻苦】的下一句是什么【战骨当速朽】的上一句是什么【万壑度尽松风声】的上一句是什么【王粲向荆夷】的上一句是什么【主人忘归客不发】的上一句是什么【凝了一双秋水】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按兵不举  犹按兵不动。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聱牙诘屈  聱牙:不顺口;诘屈:曲折。形容文辞艰涩难读。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日衣绣  衣:穿;绣:五彩制绣的官服。白天身着华贵官服,使人看见。旧时比喻富贵后还乡,向乡亲们夸耀。
  • 百孔千疮  比喻毛病很多,问题严重,已经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不差毫发  毫、发:都是古代的长度名,十毫为发,十发为厘,形容细微。形容一点儿也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