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从军行二首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从军行二首 赏析

从军行二首

作者:王昌龄 朝代:唐朝

向夕临大荒,朔风轸归虑。平沙万里馀,飞鸟宿何处。
虏骑猎长原,翩翩傍河去。边声摇白草,海气生黄雾。
百战苦风尘,十年履霜露。虽投定远笔,未坐将军树。
早知行路难,悔不理章句。
秋草马蹄轻,角弓持弦急。去为龙城战,正值胡兵袭。
军气横大荒,战酣日将入。长风金鼓动,白露铁衣湿。
四起愁边声,南庭时伫立。断蓬孤自转,寒雁飞相及。
万里云沙涨,平原冰霰涩。惟闻汉使还,独向刀环泣。

从军行二首注释

⑴大荒:指极其偏远荒僻的地方。⑵朔风:北风。轸归虑:意为归家的思虑使人心痛。轸:痛。⑶虏骑:指塞北匈奴骑兵,此处指突厥等少数民族骑兵。⑷翩翩:形容马骑轻疾的样子。⑸边声:边地所特有...查看全部

从军行二首译文

白居易诗说:“已开第七秩,饱食仍安眠。”又说:“年开第七秩,屈指几多人。”这是六十二岁时,正月初一的诗。又一篇说:“行开第八秩,可谓尽天年。”自注说:“时俗称七十以上为进八秩。”这...查看全部

从军行二首鉴赏

这组诗共两首,第一首诗表达了一位投笔从戎多年的老战士因功业志向难酬而产生的一时懊悔之情。前八句主要写傍晚边塞的荒凉景象,写得情景交融,凄凉孤寂。最后,诗人借用典故,抒发了功业难成,...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答张十一西施咏六年春遣怀八首(伴客销愁长日饮)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洞仙歌(冰肌玉骨)满江红(遥望中原)沁园春·雪(北国风光)清平乐(风云突变)食荔枝(罗浮山下四时春)行香子(清夜无尘)

推荐诗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推荐游戏: 【[1] 鬓毛遇病双如雪】的下一句是什么【贤者为生民】的下一句是什么【凡为大官人】的下一句是什么【俯视但一气】的下一句是什么【  得钱即相觅】的下一句是什么【还召李将军】的上一句是什么【寂寞无所欢】的上一句是什么【丑女效之徒累身】的上一句是什么【平沙浩浩四无边】的上一句是什么【紫气排斗牛】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安室利处  指安全便利的处所。
  • 傲睨自若  睨:斜视。自若:指满不在乎。形容自高自大、藐视一切的样子。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背井离乡  离开家乡到外地。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恶而严  并不恶声恶气,但很威严,使人知敬畏。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欺暗室  欺:欺骗自己;暗室:人家看不见的地方。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