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韩碑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韩碑 赏析

韩碑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朝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1] 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 淮西有贼五十载,封狼生貙貙生罴。 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矛日可麾。 帝得圣相相曰度,贼斫不死神扶持。 腰悬相印作都统,阴风惨澹天王旗。 愬武古通作牙爪,仪曹外郎载笔随。[2] 行军司马智且勇,十四万众犹虎貔。 入蔡缚贼献太庙,功无与让恩不訾。 帝曰汝度功第一,汝从事愈宜为辞。 愈拜稽首蹈且舞,金石刻画臣能为。 古者世称大手笔,此事不系于职司。 当仁自古有不让,言讫屡颔天子颐。 公退斋戒坐小阁,濡染大笔何淋漓。 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3] 文成破体书在纸,清晨再拜铺丹墀。 表曰臣愈昧死上,咏神圣功书之碑。 碑高三丈字如斗,负以灵鳌蟠以螭。 句奇语重喻者少,谗之天子言其私。 长绳百尺拽碑倒,麄砂大石相磨治。 公之斯文若元气,先时已入人肝脾。 汤盘孔鼎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辞。[4] 呜呼圣王及圣相,相与烜赫流淳熙。 公之斯文不示后,曷与三五相攀追。 愿书万本诵万遍,口角流沫右手胝。 传之七十有二代,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5]

韩碑段译

高祖武皇帝三天监七年(戊子、508)  梁纪三梁武帝天监七年(戊子,公元508年)  [1]春,正月,魏颍川太守王神念来奔。  [1]春季,正月,北魏颍川太守王神念来投奔梁朝。  ...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南陵别儿童入京堂成登鹿门山怀古西归绝句(五年江上损容颜)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满庭芳(芳草池塘)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晓出净慈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蝶恋花(我失骄杨君失柳)

推荐诗句: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推荐游戏: 【西涉清洛源】的下一句是什么【出门见南山】的下一句是什么【华亭鹤唳讵可闻】的下一句是什么【策目穿如札[8]】的下一句是什么【未济卦中休卜命】的下一句是什么【瞿塘滟滪堆】的上一句是什么【开缄使人嗟】的上一句是什么【醉坐雕鞍歌《落梅》】的上一句是什么【秦娥梦断秦楼月】的上一句是什么【竹解心虚即我师】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不一存  一百个里面没有留下一个。表示丧失殆尽。
  • 白纸黑字  白纸上写下了黑字。比喻有确凿的文字凭据,不容抵赖或悔改。
  • 百万雄师  为数众多、威武雄壮的军队。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阪上走丸  阪:斜坡;丸:弹丸。象在斜坡上滚弹丸。比喻形势发展迅速或工作进行顺利。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求甚解  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