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朝
其一
十岁裁诗走马成, 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关山路, 雏凤清于老凤声。
其二
剑栈风樯各苦辛,别时冰雪到时春。
为凭何逊休联句,瘦尽东阳姓沈人。
世祖武皇帝下永明十一年(癸酉、493) 齐纪四 齐武帝永明十一年(癸酉,公元493年) [1]春,正月,以骠骑大将军王敬则为司空,镇军大将军陈显达为江州刺史。显达自以门寒位重,...查看全部
十岁就能够即席作诗,酒宴上的蜡烛烧残了大半,烛芯的灰烬也冷却了。送别的筵宴已近尾声,在座的人触动离情。遥远的丹山道上,美丽的桐花覆盖遍野,丹山路上不时传来雏凤清脆圆润的鸣声,应和着老凤苍亮的呼叫,显得更为悦耳动听。...查看全部
唐大中五年(851)秋末,李商隐离京赴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台)入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府。在送别李商隐晚宴上,时年十岁韩偓即席赋诗,才惊四座。大中十年,李商隐返回长安,重诵韩偓题赠的诗句...查看全部
酒宴上的蜡烛烧残了大半,烛芯的灰烬也冷却了。用“冷灰残烛”,说明送别的筵宴已近尾声,阖座的人触动离情。在这种惨淡的气氛中,十岁的冬郎触发了诗思,飞速地挥写成送别的诗章。这就是此篇头两句对当年情景的追述。别宴的情况交代简略,重点突出冬郎题诗,是为了主题的需要。...查看全部
这首诗用一条长题说明作诗的缘由。冬郎,是晚唐诗人韩偓的小名。小字冬郎,是李商隐的姨侄,他少有才华。他的父亲韩瞻,字畏之,是李商隐的故交和连襟。大中五年(851)秋末 ,李商隐离京赴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台)入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府,...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杨柳枝(红板江桥青酒旗)、秋夕、国民党党歌(三民主义)、青玉案(梵宫百尺同云护)、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荒村(村落甚荒凉)、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中秋对月有怀(未卜三生愿)、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推荐诗句: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推荐游戏: 【 鞍马如飞龙】的下一句是什么、【虎鼓瑟兮鸾回车】的下一句是什么、【一笑皆生百媚】的下一句是什么、【黯与山僧别】的下一句是什么、【一语不入意】的下一句是什么、 【长揖别上官】的上一句是什么、【炎方难远行】的上一句是什么、【崎岖不易行】的上一句是什么、【仙乐风飘处处闻】的上一句是什么、【[3] 一条星宿五门西】的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