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霜月(初闻征雁已无蝉)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霜月(初闻征雁已无蝉) 赏析

霜月(初闻征雁已无蝉)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朝

初闻征雁已无蝉, 百尺楼南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

霜月(初闻征雁已无蝉)段译

高祖文皇帝上之上开皇九年(己酉、589)  隋纪一 隋文帝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  [1]春,正月,乙丑朔,陈主朝会群臣,大雾四塞,入人鼻,皆辛酸,陈主昏睡,至晡时乃寤。 ...查看全部

霜月(初闻征雁已无蝉)译文及注释

  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蝉鸣就已经销声匿迹了,我登上百尺高楼,极目远眺,水天连成一片。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争妍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洁的美好姿容...查看全部

霜月(初闻征雁已无蝉)鉴赏

此诗作年无考。冯《注》以为艳情诗。仅从文本看,诗写深秋月夜景色,然不作静态描写,而借神话传说宛言月夜冷艳之美。首句以物候变化说明霜冷长天,深秋已至。次句言月华澄明,天穹高迥。三四句...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把酒问月叹花寄韩潮州愈无题(八岁偷照镜)捣练子令(深院静)送杜十四之江南山居秋暝即事(复楚情何极)七绝(暮色苍茫看劲松)减字木兰花(春牛春杖)

推荐诗句: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推荐游戏: 【君王多乐事】的下一句是什么【吾亦澹荡人】的下一句是什么【独美众所嫉】的下一句是什么【郎署回翔何水部】的下一句是什么【向风嘶一声】的下一句是什么【随风任倾倒】的上一句是什么【对酒遂作梁园歌】的上一句是什么【采鱼水中宿】的上一句是什么【咸阳古道音尘绝】的上一句是什么【[3]晴翠接荒城】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安心落意  放心,无忧虑。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家争鸣  指各种学术流派的自由争论互相批评。也指不同意见的争论。百家,这种观点的人或各种学术派别。鸣,发表见解。
  • 百里挑一  一百个当中就挑出这一个来。形容人才出众。
  • 背城借一  背:背向;借:凭借;一:一战。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秉烛待旦  旦:早晨。手持点燃的蜡烛待天亮。
  • 秉公办理  秉:掌握,主持。公:公法。根据公道办事。
  • 博而寡要  学识丰富,但不得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