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秋晚登城北楼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秋晚登城北楼 赏析

秋晚登城北楼

作者:陆游 朝代:宋朝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秋晚登城北楼创作背景

长安这个汉唐故都,是华夏强盛的象征,也是西北的政治、军事中心之地。陆游急切地盼望南宋统治者能从金人手里收复长安;他从军南郑,时时遥望长安,寄托其收复故国山河的思想感情。这首诗写于宋...查看全部

秋晚登城北楼赏析

首句“幅巾藜杖北城头”,“幅巾”指不著冠,只用一幅丝巾束发;“藜杖”,藜茎做成的手杖。“北城头”指成都北门城头。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的装束和出游的地点,反映了他当时闲散的生活,无拘无束...查看全部

秋晚登城北楼部分译文

高昌国,是汉代的车师前王庭,距离敦煌有十三日的路程。  这里东西宽三百里,南北长五百里,四面多有大山。  从前,汉武帝派遣军队向西讨伐,师旅疲劳,其中特别困乏的兵士就在这里定居下来...查看全部

秋晚登城北楼注释

①秋晚登城北楼:一题作“秋晚登城北门”。②幅巾:用一幅丝巾束发。...查看全部

秋晚登城北楼简析

这首诗有点杜甫《登楼》的风味,两首登楼诗都写于成都,两位诗人都是“万方多难此登临”,都对朝廷内外交困,灾难深重感到忧心忡忡,都为自己壮志难酬而深感悲愤。写法上都采用即景抒情的手法,...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咏怀古迹五首春雪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南歌子(云鬓裁新绿)栾家濑少年行池州翠微亭(经年尘土满征衣)咏煤炭(凿开混沌得乌金)中秋对月有怀(未卜三生愿)减字木兰花(漫天皆白)

推荐诗句: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

推荐游戏: 【弃我去者】的下一句是什么【牛渚西江夜】的下一句是什么【欲向江东去】的下一句是什么【至丽物难掩】的下一句是什么【同时采择百余人】的下一句是什么【数里送君还】的上一句是什么【开门纳凶渠】的上一句是什么【低头思故乡】的上一句是什么【浩荡弄云海】的上一句是什么【一弄耶溪水】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甲:铠甲。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鱼入舟  比喻用兵必胜的征兆。
  • 百年之好  永久的好合。指男女结为夫妇。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彼竭我盈  彼:他,对方;竭:尽;盈:充满。他们的勇气已丧失,我们的士气正旺盛。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敝帚千金  一把破扫帚,当千金那样贵重。比喻东西虽不好,但自己十分珍惜。
  • 播糠眯目  撒播糠秕眯住别人的眼睛。比喻外物虽小,但造成的危害却很大。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