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宝鼎现·春月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宝鼎现·春月 赏析

宝鼎现·春月

作者:刘辰翁 朝代:宋朝

红妆春骑。踏月影、竿旗穿市。望不尽、楼台歌舞,习习香尘莲步底。箫声断、约彩鸾归去,未怕金吾呵醉。甚辇路、喧阗且止。听得念奴歌起。
父老犹记宣和事。抱铜仙、清泪如水。还转盼、沙河多丽。滉漾明光连邸第。帘影冻、散红光成绮。月浸葡萄十里。看往来、神仙才子,肯把菱花扑碎。
肠断竹马儿童,空见说、三千乐指。等多时春不归来,到春时欲睡。又说向、灯前拥髻。暗滴鲛珠坠。便当日、亲见霓裳,天上人间梦里。

宝鼎现·春月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公元1297年(元成宗大德元年)。在宋亡近二十年后的元宵夜,作者感慨今昔,写下这首《宝鼎现》,寄托亡国哀思。...查看全部

宝鼎现·春月鉴赏

《宝鼎现》,又名《三段子》等。分三段,一百五十七字或一百五十八字,仄韵格。它属于三叠的长调。这首词就分三段分别写北宋、南宋及作词当时的元宵节场景。因此形成强烈的对比,以现作者悼念恨...查看全部

宝鼎现·春月译文及注释

红妆盛艳的佳丽骑马游春,踏着婆娑的月影,高竿上彩旗如林,在闹市华街穿游追寻。迤逦的楼台歌舞一眼望不尽,随着丽人们秀足莲步带起了脂香弥漫的微尘。幽婉欲断的箫音,呼唤着彩鸢期约归去...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暮江吟夜筝(紫袖红弦明月中)回乡偶书寄令狐郎中一斛珠(晓妆初过)酬郭给事(洞门高阁霭余晖)山居即事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行香子(天与秋光)七古(独坐池塘如虎踞)

推荐诗句: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柳絮风轻,梨花雨细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推荐游戏: 【不觉碧山暮】的下一句是什么【烦襟与滞念】的下一句是什么【中第争无敌】的下一句是什么【草萤有耀终非火】的下一句是什么【帝城春欲暮】的下一句是什么【整顿乾坤济时了】的上一句是什么【去去不足观】的上一句是什么【言通药石规】的上一句是什么【同惜盛明时】的上一句是什么【鳏鱼失水鳍】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良除暴  安抚善良的人,铲除强暴的人。
  • 昂首挺胸  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山起楼  靠山建造楼房。比喻使人扫兴的事。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不敢掠美  掠:掠夺。不敢掠夺旁人之美。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