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酬张少府(晚年惟好静)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酬张少府(晚年惟好静) 赏析

酬张少府(晚年惟好静)

作者:王维 朝代:唐朝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酬张少府(晚年惟好静)生平

李百药(565--648),字重规,定州安平(今属河北)人,唐朝史学家。 其父李德林曾任隋内史令,预修国史,撰有《齐史》。隋文帝时百药仕太子舍人、东宫学士。隋炀帝时仕桂州司马职,迁...查看全部

酬张少府(晚年惟好静)野史逸闻

唐朝的李百药七岁就会写文章。他的文章和中书舍人陆琇齐名。有一次他的父亲设宴请客,有人谈论起徐陵的文章,说到其中的一句:"收割琅邪的稻谷"。在座的人都不理解,说没...查看全部

酬张少府(晚年惟好静)注释及译文

人到晚年特别喜好安静,对人间万事都漠不关心。自思没有高策可以报国,只要求归隐家乡的山林。宽解衣带对着松风乘凉,山月高照正好弄弦弹琴。君若问穷困通达的道理,请听水浦深处渔歌声音。...查看全部

酬张少府(晚年惟好静)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玄宗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王维四十一岁,是写给张九龄的作品。题目冠以“酬”字,当是张少府先有诗相赠,王维再写此诗为酬。...查看全部

酬张少府(晚年惟好静)赏析

这是一首赠友诗。全诗写情多于写景。三、四句隐含不满朝政之牢骚。 诗开头就说“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描述了晚年唯好清静、万事皆不关心的心态,看似达观,实则表露出诗人远大抱负无法实现的无奈情绪。说自己人到晚年,惟好清静,对什么事情都漠不关心了,乍一看,生活态度消极之至,但这是表面现象。仔细推求起来,这“唯好静”的“唯”字大有文章。...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蓝桥驿见元九诗望江南(多少泪)春晓登望楚山最高顶西江月(无故寻愁觅恨)清平乐(天高云淡)次韵子瞻上元见寄寒食临川道中(百卉千花了不存)采桑子(洞房深夜笙歌散)

推荐诗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推荐游戏: 【胡关铙风沙】的下一句是什么【西上莲花山】的下一句是什么【力排南山三壮士】的下一句是什么【[6] 西当太白有鸟道】的下一句是什么【剧辛乐毅感恩分】的下一句是什么【粳稻来东吴】的上一句是什么【便下襄阳向洛阳】的上一句是什么【亚夫咍尔为徒劳】的上一句是什么【忽复乘舟梦日边】的上一句是什么【友直每偲偲】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本末倒置  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 闭门羹  拒绝客人进门叫做让客人吃闭门羹。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平则鸣  鸣:发出声音,指有所抒发或表示。指受到委曲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知凡几  凡:总共。不知道一共有多少。指同类的事物很多。
  • 不知进退  不知道应当前进还是应当后退。比喻无决断。也形容言语行动没有分寸。
  • 不知所终  终:最后,结局。不知道结局或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