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永遇乐·探梅次时斋韵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永遇乐·探梅次时斋韵 赏析

永遇乐·探梅次时斋韵

作者:吴文英 朝代:宋朝

阁雪云低,卷沙风急,惊雁失序。户掩寒宵,屏闲冷梦,灯飐唇似语。堪怜窗景,都闲刺绣,但续旧愁一缕。邻歌散,罗襟印粉,袖湿茜桃红露。
西湖旧日,留连清夜,爱酒几将花误。遗袜尘销,题裙墨黯,天远吹笙路。吴台直下,缃梅无限,未放野桥香度。重谋醉,揉香弄影,水清浅处。

永遇乐·探梅次时斋韵注释

⑴永遇乐:词牌名。此调有平仄两体。仄韵始自柳永,见于《乐章集》,入“歇指调”。平韵始见于陈允平《日湖渔唱》,自注:“旧上声韵,今移入平声。”此为仄韵,双调,一百零四字,前后片各十一...查看全部

永遇乐·探梅次时斋韵鉴赏

此词应与《江南好·行锦归来》词作于同时,即1242年(淳祐二年)、1243年(淳祐三年)间。是时梦窗尚在苏州。 “阁雪”三句,未探梅先言天气。“阁”,搁也,引申为停止。此...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前有樽酒行二首其一题张氏隐居二首(其二)短歌行赠王郎司直秋夕题李凝幽居喜迁莺(晓月堕)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田园乐七首(桃红复含宿雨)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

推荐诗句: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争教清泪不成冰好处便轻别

推荐游戏: 【落帆金华岸】的下一句是什么【暮从碧山下】的下一句是什么【暮年逋客恨】的下一句是什么【屓屭牵不动】的下一句是什么【千载琵琶作胡语】的下一句是什么【洗耳徒买名】的上一句是什么【城西孤岧峣】的上一句是什么【[4] 疑是银河落九天】的上一句是什么【绿藻潭中系钓舟】的上一句是什么【中有太古声】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常处顺  安:习惯于;处:居住,居于;顺:适合,如意。习惯于平稳的日子,处于顺利的境遇中。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败柳残花  败:衰败。残:凋残。凋残的柳树,残败了的花。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闭户读书  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 拨乱反正  乱:指乱世;反:通“返”,回复。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 博采众长  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
  • 博学多闻  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安于室  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 不敢越雷池一步  越:跨过;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