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苏轼 朝代:宋朝
这首词又名《快哉亭作》,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全词通过描绘快哉亭周围壮阔的山光水色,抒发了作者旷达豪迈的处世精神。 此词描写的对象,主要是“快哉亭”周围的广阔景象。开头四句,先用实笔,描绘亭下江水与碧空相接、远处夕阳与亭台相映的优美图景,展现出一片空阔无际的境界,充满了苍茫阔远的情致。“知君为我新作”两句,交待新亭的创建,点明亭主和自己的密切关系,反客为主、诙谐风趣地把张偓佺所建的快哉亭说成特意为自己而造,又写亭台窗户涂抹上青红两色油漆,色彩犹新。“湿”字形容油漆未干,颇为传神。...查看全部
词句注释 ⑴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台城游”“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双调,九十五字,平韵(宋代也有用仄声韵和平仄混用的)。相传隋炀帝开汴河自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 “歌头”就是大曲中的开头部分。快哉亭: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查看全部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2年)六月作者贬官在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朱孝臧校注《东坡乐府》:王案:“癸亥六月,张梦得营新居于江上,筑亭,公榜曰快哉亭,作《水调歌头》。”...查看全部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词作,作于宋神宗元丰六年作者贬居黄州时,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此词上片前四句以实笔写景,目光由远及近,然后转入对平山堂的回忆,后五句写平山堂。...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忆江南、绝句(朝游北海暮苍梧)、浣溪沙(绣幕芙蓉一笑开)、更漏子(水涵空,山照市)、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晓出净慈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自题一绝(满纸荒唐言)、中秋对月有怀(未卜三生愿)、贺新郎(人猿相揖别)
推荐诗句: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推荐游戏: 【一唱都护歌】的下一句是什么、【入门不拜骋雄辩】的下一句是什么、【鸟啼隐杨花】的下一句是什么、【行宫见月伤心色】的下一句是什么、【閤中同直前春事】的下一句是什么、 【何时见阳春】的上一句是什么、【大人屼当安之】的上一句是什么、【蛾眉憔悴没胡沙】的上一句是什么、【[2] 回首看山无一人】的上一句是什么、【又睹玄禽逼社来】的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