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秋来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秋来 赏析

秋来

作者:李贺 朝代:唐朝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秋来译文及注释

秋风惊人心,壮士辛苦著作急,有似昏灯里,纺织娘啼叫着催织寒衣。日后谁来读我用竹简写下的这编书,不使它被蠹虫蛀成粉屑和洞隙?这思想牵扯着,今晚我的肚肠也要愁直了,雨滴冷飕飕,像有古诗人的灵魂来慰吊。秋夜坟场上,诗鬼们诵读着鲍氏的诗句,他们的怨血在土中化作碧玉,千年难消。...查看全部

秋来赏析

李贺流传后世的二百多首诗中,“鬼”诗有十多首。此诗写秋天来临时诗人的愁苦情怀,从其阴森料峭、鬼魅飘飘的风格来看,就是一首“鬼”诗。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这原是古往今来有才智之士的共同感慨。诗人对于时光的流逝表现了特异的敏感,以致秋风吹落梧桐树叶子的声音也使他惊心动魄,无限悲苦。这时,残灯照壁,又听得墙脚边络纬哀鸣;那鸣声,在诗人听来仿佛是在织着寒天的布,提醒人们秋深天寒,快到岁末了。诗开头一、二句点出“秋来”,抒发由此而引出的由“惊”转“苦”的感受,首句“惊心”说明诗人心里震动的强烈。第二句“啼寒素”,这个寒字,既指岁寒,更指听络纬啼声时的心寒。在感情上直承上句的“惊”与“苦”。...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登阊门闲望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己亥杂诗(一百八下西溪钟)邻儿半夜哭(邻儿半夜哭)读史二十首(回首西陲势渺茫)七律(记得当年草上飞)南乡子(霜降水痕收)少年游(去年相送)新城道中(东风知我欲山行)

推荐诗句: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推荐游戏: 【忽魂悸以魄动】的下一句是什么【惜彼落日暮】的下一句是什么【施恩即望报】的下一句是什么【[1] 户大嫌甜酒】的下一句是什么【帝城春欲暮】的下一句是什么【古木尽入苍梧云】的上一句是什么【见底何如此】的上一句是什么【明朝有意抱琴来】的上一句是什么【访我三千里】的上一句是什么【飘飖浙江汜】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暗室逢灯  比喻在危难或困惑中,忽然遇人援救或指点引导。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捱三顶五  形容人群拥挤,接连不断。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废俱兴  俱:全,都。许多已经荒废了的事情一下子都兴办起来。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屏气敛息  指因心情紧张或注意力集中,暂止住了呼吸。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次之迁  次:顺序,等第;迁:官位升迁。比喻超出常规的提升官级。